[中國語文學系] 研究計畫or研究報告 |
2010 |
國民中小學各學習領域課程與教學領導人才核心能力指標及其專業發展課程研究整合型計畫 |
黃嘉雄; 楊忠祥; 黃譯瑩; 賴慶三; 張英傑; 呂燕卿; 陳麗華; 馮永敏; 徐超聖 |
|
[心理與諮商學系] 期刊論文 |
1991-06 |
精熟學習方案對國小學童數學學業成就及數學自我觀念之影響(II) |
陳明終; 張世彗; 陳麗華; 楊瑞智; 鄭錦彬; 劉緬懷; 邵慰龍; 毛連塭 |
|
[心理與諮商學系] 期刊論文 |
1990-06 |
精熟學習方案對國小學童數學學業成就及數學自我觀念之影響(Ⅰ) |
毛連塭; 吳貞祥; 楊瑞智; 陳明終; 陳麗華; 張世彗 |
|
[出版品] 國教月刊(已停刊) |
1997-04 |
社區參與學習的理念和實施 |
陳麗華 |
|
[出版品] 國教月刊(已停刊) |
1996-10 |
經營班級族群關係的原則與作法 |
陳麗華 |
|
[出版品] 國教新知(45卷2期~60卷2期) |
2009-10 |
都會區教育局處推動全球教育的作法 |
陳麗華 |
|
[出版品] 國教新知(45卷2期~60卷2期) |
2004-06 |
聖經中的子女教養觀--基督徒選擇在家教育的原動力 |
陳麗華 |
|
[出版品] 國教新知(45卷2期~60卷2期) |
2003-03 |
與神同行的在家教育 |
陳麗華 |
|
[休閒運動管理學系暨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17-06 |
健走旅遊參與者之休閒涉入、休閒效益對再遊意願之影響 |
畢璐鑾; 黃純湘; 陳麗華; 郭正德 |
|
[休閒運動管理學系暨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16-12 |
不同生命週期適合從事之休閒運動 |
林昕翰; 畢璐鑾; 高麗娟; 陳麗華 |
|
[休閒運動管理學系暨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13-12 |
法鼓山健走休閒效益、活動滿意度與忠誠度 |
畢璐鑾; 蕭嘉惠; 陳麗華; 林昕翰 |
|
[研究發展處]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 (19-36卷1期) |
2005 |
中小學社會課程本土化之跨國比較分析 |
陳麗華; 鄭玉卿; 徐世瑜; 許佩賢; 詹寶菁; 沈映汝; 林俐君; 楊明華 |
|
[研究發展處]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 (19-36卷1期) |
2004-03-01 |
社會行動取向課程設計的理念與實踐--以「風華再現洲子灣」課程為例 |
陳麗華; 王鳳敏; 彭增龍; Li-Hua Chen; Feng-Min Wang; Tzeng-Lung Perng |
|
[研究發展處]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 (19-36卷1期) |
1998-05 |
美國社會科課程標準評析 |
陳麗華 |
|
[研究發展處]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 (19-36卷1期) |
1997-06 |
國小教師對原住民的認知印象及對都市原住民學童的接納態度之研究 |
陳麗華; 鍾才元; 賴秀智; 王鳳敏 |
|
[研究發展處]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 (19-36卷1期) |
1995-06 |
臺灣社會的意義性結構及其在國小社會科教育的體現分析 |
陳麗華 |
|
[研究發展處]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 (19-36卷1期) |
1991-06 |
精熟學習方案對國小學童數學學業成就及數學自我觀念之影響(Ⅱ) |
毛連塭; 邵慰龍; 劉緬懷; 鄭錦彬; 楊瑞智; 陳麗華; 張世彗; 陳明終 |
|
[研究發展處]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 (19-36卷1期) |
1991-06 |
康乃爾批判思考測驗修訂報告 |
毛連塭; 陳麗華; 劉燦樑 |
|
[研究發展處]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 (19-36卷1期) |
1990-06 |
精熟學習方案對國小學童數學學業成就及數學自我觀念之影響(I) |
毛連塭; 吳貞祥; 楊瑞智; 陳明終; 陳麗華; 張世彗 |
|
[校長培育及學校夥伴協作中心] 國教新知(60卷3期~) |
2014-03 |
從內容與認知領域探究 TEPS 數學試題及學生表現 |
曾秋華; 游錦雲; 陳麗華 |
|
[特殊教育學系] 會議論文 |
2009 |
臺北市全球教育白皮書 |
林天佑; 陳麗華; 蔡昆瀛; 歐玲如; 宋佩芬; 林麗華; 林於庭 |
|
[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 研究計畫or研究報告 |
2009 |
臺北市全球教育白皮書研訂成果報告 |
林天祐; 陳麗華; 蔡昆瀛; 歐玲如; 宋佩芬; 林麗華等人 |
|
[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 研究計畫or研究報告 |
2001 |
臺北市國民小學八十九學年度在家自行教育訪視輔導研究 |
林天祐; 萬家春; 劉春榮; 張芬芬; 陳麗華; 熊曣等人 |
|
[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 研究計畫or研究報告 |
1996 |
國民小學新課程標準內容分析研究 |
林天祐; 吳清山; 張煌熙; 張玉燕; 陳麗華; 林建銘 |
|
[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 專書/專書篇章 |
2001 |
國民小學上課日數之研究 |
林天祐; 高新建; 陳麗華; 葉興華; 徐愛婷; 許育健等 |
|
[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 期刊論文 |
1992-09 |
康乃爾批判思考測驗修訂報告 |
毛連塭; 吳清山; 陳麗華 |
|
[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 期刊論文 |
1992-09 |
康乃爾批判思考測驗修訂報告 |
毛連塭; 吳清山; 陳麗華 |
|
[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 會議論文 |
2009 |
The context and content of the Taipei Municipal White Paper for Global Education |
林天祐; 陳麗華 |
|
[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 會議論文 |
2009 |
臺北市全球教育白皮書的制定緣起與內涵 |
林天祐; 陳麗華 |
|
[教育學系] 研究計畫or研究報告 |
2012 |
中小學教科書設計之理論模型建構及實務案例發展—以社會學習領域為主 |
詹寶菁; 陳麗華 |
|
[教育學系] 研究計畫or研究報告 |
2011 |
中小學教科書設計之理論模型建構及實務案例發展—以社會學習領域為主 |
詹寶菁; 陳麗華 |
|
[教育學系] 研究計畫or研究報告 |
2010 |
中小學教科書設計之理論模型建構及實務案例發展---以社會學習領域為主 |
詹寶菁; 陳麗華 |
|
[教育學系] 研究計畫or研究報告 |
2009 |
國小公民行動取向全球觀課程之規劃、發展與實施 |
詹寶菁; 陳麗華 |
|
[教育學系] 研究計畫or研究報告 |
2007 |
國小公民行動取向全球觀課程之規劃、發展與實施 |
詹寶菁; 陳麗華 |
|
[教育學系] 研究計畫or研究報告 |
2003 |
九年一貫社會學習領域課程本土化之研究 |
鄭玉卿; 陳麗華; 徐世瑜; 詹寶菁; 許佩賢; 沈映汝; 林俐君 |
|
[教育學系] 研究計畫or研究報告 |
2003 |
九年一貫社會學習領域課程本土化之研究 |
詹寶菁; 陳麗華; 鄭玉卿; 徐世瑜; 許佩賢; 沈映如; 洪麗卿; 林俐君 |
|
[教育學系] 研究計畫or研究報告 |
2000 |
臺北市國民小學八十八學年度在家自行教育訪視輔導研究 |
盧美貴; 劉春榮; 張芬芬; 陳麗華; 鄭玉卿 |
|
[教育學系] 研究計畫or研究報告 |
1991-06 |
我國各級學校生活教育內涵及改進途徑之研究 |
楊極東; 毛連溫; 簡後聰; 吳清山; 陳光憲; 許永熹; 周維新; 鄭崇趁; 劉玉春; 張明輝; 溫怡梅; 陳燕鶴; 陳麗華; 葉貞屏; 吳秀玲; 王如芬 |
|
[教育學系] 專書/專書篇章 |
2020 |
國小社會教材教法 |
洪夢華; 陳麗華; 詹寶菁 |
|
[教育學系] 專書/專書篇章 |
2012-08 |
國中小社會領域教科書課程設計取向之發展與演進 |
詹寶菁; 陳麗華; 吳雯婷 |
|
[教育學系] 專書/專書篇章 |
2011-11 |
百年小學社會類教科書設計之演變--以家庭相關單元為例 |
詹寶菁; 陳麗華; 吳雯婷; 葉韋伶 |
|
[教育學系] 期刊論文 |
2014-08 |
日本中小學教科書設計與發展之研究──以東京書籍社會教科書為例 |
詹寶菁; 葉韋伶; 陳麗華 |
|
[教育學系] 期刊論文 |
2013-10 |
師培地球村-以國際教育志工服務方案培養教師的國際化意識 |
陳麗華; 葉韋伶; 吳雯婷; 蔡駿奕; 彭增龍 |
|
[教育學系] 期刊論文 |
2012-04 |
以教科書之插圖與版式設計增進教學藝術之觸發--以社會科教科書為例 |
詹寶菁; 葉韋伶; 陳麗華 |
|
[教育學系] 期刊論文 |
2005-05 |
中小學社會課程本土化之跨國比較分析 |
陳麗華; 鄭玉卿; 徐世瑜; 許佩賢; 詹寶菁; 沈映汝; 林俐君; 楊明華 |
|
[教育學系] 期刊論文 |
2005-05 |
中小學社會課程本土化之跨國比較分析 |
陳麗華; 鄭玉卿; 徐世瑜; 許佩賢; 詹寶菁; 沈映汝; 林俐君; 楊明華 |
|
[教育學系] 期刊論文 |
2005-04 |
九年一貫生活課程教科書評鑑規準之研究:課程統整取向 |
陳麗華; 陳怡君; 徐世瑜; 詹寶菁 |
|
[教育學系] 期刊論文 |
2002-03 |
多元智能神秘盒--多元智能的教學策略與運用成果 |
陳麗華; 李美怡 |
|
[教育學系] 會議論文 |
2011 |
百年小學社會類教科書設計之演變--以家庭相關單元為例 |
詹寶菁; 陳麗華; 吳雯婷; 葉韋伶 |
|
[教育學系] 會議論文 |
2011 |
國中小社會領域教科書課程設計取向之發展與演進 |
詹寶菁; 陳麗華; 吳雯婷 |
|
[教育學系] 會議論文 |
2010 |
A New Horizon of Global-issue-centred Curriculum |
詹寶菁; Pao-Jing Chan; 陳麗華; 陳達萱 |
|
[教育學系] 會議論文 |
2003 |
主要國家中小學社會課程本土化之跨國比較分析 |
許佩賢; 鄭玉卿; 陳麗華; 徐世瑜; 詹寶菁; 沈映汝; 林俐君; 楊明華 |
|
[教育學系] 會議論文 |
2003 |
九年一貫七年級社會課程本土化質量分析 |
許佩賢; 鄭玉卿; 陳麗華; 徐世瑜; 詹寶菁; 沈映汝; 林俐君; 楊明華 |
|
[教育學系] 會議論文 |
2001 |
鬆綁時代的課程領導 |
高翠霞; 張芬芬; 陳麗華; 賴寶蓮; 徐世瑜 |
|
[教育學院] 現代教育論壇 |
2003-04-09 |
社會行動取向課程設計的理念與實踐 |
陳麗華; 彭增龍; 王鳳敏 |
|
[教育學院] 現代教育論壇 |
1996-04-17 |
社區參與學習的理念 |
陳麗華 |
|
[數學系(含數學教育碩士班)] 期刊論文 |
1990-06 |
精熟學習方案對國小學童數學學業成就及數學自我觀念之影響 |
張世慧; 楊瑞智; 陳麗華; 陳明終; 吳貞祥; 毛連塭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專書/專書篇章 |
2000-04 |
大家都是好朋友-族群關係學習手冊- |
陳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專書/專書篇章 |
2000-04 |
族群關係課程發展研究 |
陳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專書/專書篇章 |
1993 |
實習教師的社會科教學推理之研究-結構與意識的辯證 |
陳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13-04 |
國小高年級社會教科書中學生中心取向教學設計之研究 |
林佳瑜; 陳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12-10 |
日本教育參訪的迴響— 穿梭在客位與主位之間的思維撞擊 |
陳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12-08-30 |
日本6件比我們 做得好的事 |
陳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12-04 |
以教科書之插圖與版式設計增進教學藝術之觸發──以社會科教科書為例 |
詹寶菁; 葉韋伶; 陳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11-12 |
形塑香港特區的國家認同──中小學社會教科書之論述分析 |
陳麗華; 吳雯婷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11-06 |
教科書意識型態──歷史回顧與實徵分析 |
陳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11-04 |
促進全員潛能開發的學習共同體 |
陳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11-03 |
建構社會領域領導教師專業知能三維論之探究 |
黃文定; 董秀蘭; 李麗玲; 陳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10-11 |
ICCS 2009公民素養評量架構與我國社會學習領域能力指標的比對分析 |
劉美慧; 劉欣宜; 陳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10-10 |
臺北市全球教育白皮書芻議 |
陳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10-10 |
在芬蘭見到教育是軟實力 |
陳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10-03 |
評:Tina Seeling著,真希望我20歲就懂的事:史丹佛大學的創新×創意×創業震撼課程 |
陳麗華; 丁弘彬; 徐聯恩; 洪淑宜; 王美雅; 張麗華; 林滿新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10 |
臺灣九年一貫課程轉化之議題與因應 |
張芬芬; 陳麗華; 楊國揚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09-12 |
談黃光男水墨繪畫藝術的境界 |
陳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09-06 |
電信業顧客關係利益與忠誠度關係之研究:以中華電信臺中地區寬頻企業用戶為例 |
陳建文; 陳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08 |
社會學習領域第二、三、四學習階段教科書中社會行動取向教材之比較分析 |
陳麗華; 林淑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08 |
教科書價格相關議題評析及其後效例證 |
陳麗華; 彭增龍; 李涵鈺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08 |
評介「為學習而設計的教科書」及其對我國中小學教科書設計與研究的啟示 |
陳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08 |
小學生做外交—前進斯里蘭卡 |
彭增龍; 陳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08 |
Elaborate course design touches hearts. Indiana IPLA Newsletter, Special Edition. |
Li-hua Chen; 陳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08 |
全球教育之脈絡分析兼論台灣全球教育研究 |
宋佩芬; 陳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07 |
全球觀課程設計的新視野:公民行動取向 |
陳麗華; 彭增龍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07 |
「學校敢於建立社會新秩序」一書之評介 |
陳麗華; 王慧勤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06 |
課程改革的對位思考與實踐-一個教師社群參與社區改造的感性與理性敘事 |
彭增龍; 陳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05-08 |
社會教科書中社會行動教材的評鑑規準之初探 |
林俐君; 陳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05-05-01 |
中小學社會課程本土化之跨國比較分析 |
陳麗華; 鄭玉卿; 徐世瑜; 許佩賢; 詹寶菁; 沈映汝; 林俐君; 楊明華; Li-Hua Chen; Yu-Ching Cheng; Shih-Yu Hsu; Pei-Hsien Hsu; Poa-Jing Chan; Ying-Ju Shen; Li-Jing Lin; Ming-Hua Yung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05-04 |
九年一貫生活課程教科書評鑑規準之研究:課程統整取向 |
陳麗華; 陳怡君; 徐世瑜; 詹寶菁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05 |
社會重建主義及其對課程研究的影響初探 |
李涵鈺; 陳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05 |
國小中年級社會教科書中社會行動取向教材分析及編輯人員理念實踐之研究 |
林淑華; 陳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05 |
課程本土化與全球化的辯證-以社會重建主義課程的實踐為例 |
陳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04-04 |
社會行動取向人權教育之教材研發 |
陳麗華; 王雅鈴; 李涵鈺; 張雯婷; 陳怡君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04 |
地圖教材表徵世界觀教育之功能分析:以國小四至六年級社會教科書為例 |
彭筱婷; 陳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04 |
社會行動取向課程設計的理念與實踐 |
陳麗華; 彭增龍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03-12 |
國小教師對社區參與學習的議題之意見調查 |
陳麗華; 王鳳敏; 李靜如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03-03-01 |
與神同行的在家教育 |
陳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03 |
互動俗民誌取向之社區行動課程:「金山國小」課程發展與教學創新之研究 |
陳麗華; 王鳳敏; 陳烘玉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03 |
以建教合作模式發展學校本位課程之實施成效 |
陳麗華; 彭增龍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03 |
社會行動取向課程設計的理念與實踐 |
陳麗華; 彭增龍; 王鳳敏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03 |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社會學習領域」中「人與時間」軸修訂始末 |
陳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03 |
公民教育的本土化實踐:以社會行動取向課程的教學為例 |
陳麗華; 彭增龍; 王鳳敏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02-08 |
族群關係課程方案之評鑑與再建構 |
陳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02-04 |
多元智能神秘盒--多元智能的教學策略與運用成果 |
陳麗華; 李美怡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02 |
口述歷史在國小歷史教學之應用 |
陳麗華; 沈映汝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00 |
多元文化課程發展模式及其應用 |
劉美慧; 陳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1999-02 |
國小社會科新課程「家庭觀」評析:以低年級教科用書為例 |
周愫嫻; 張益仁; 陳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1999 |
花蓮縣阿美族兒童的族群認同發展之研究 |
陳麗華; 劉美慧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1999 |
台北市阿美族兒童的族群認同發展之研究 |
陳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1998 |
評原住民族教育法草案 |
陳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1998 |
美國社會科標準評析 |
陳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1998 |
澳洲的族群關係議題和教育-兼評我國「原住民教育法」草案 |
陳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1998 |
請別再「修訂」課程標準了 |
陳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1997-12 |
族群意象與族群距離:都市小學班級裡的原漢族群關係探討 |
陳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1997 |
情境模式的教學設計 |
陳麗華; 林陳涌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1997 |
社區參與學習的理念 |
陳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1997 |
社區參與學習的理念和實施 |
陳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1997 |
國小教師對原住民的認知印象及對都市原住民學童的接納態度之研究 |
陳麗華; 王鳳敏; 鍾才元; 賴秀智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1996 |
經營班級族群關係的原則與作法 |
陳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1996 |
從兒童族群社會化談班級的族群關係的經營 |
陳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1996 |
適應VS.參與-我們要培養什麼樣的公民 |
陳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1995-12 |
兩位實習教師的社會科教學因應策略及其對國小教育革新的啟示 |
陳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1995 |
臺灣社會的意義性結構及其在國小社會科教育的體現分析 |
陳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1995 |
開創根深花香的本土文化-國小社會科課程本土化的內涵 |
陳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1995 |
談有效的社會科教學-重視真實性的活動 |
陳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1992 |
美國師資教育的概念取向分析 |
陳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1992 |
英國國家教育政策的制定 |
陳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1991 |
康乃爾批判思考測驗之修訂 |
毛連塭; 劉燦梁; 陳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1991 |
精熟學習方案對國小學童數學學業成就及數學自我觀念之影響(II) |
毛連塭; 邵慰龍; 劉緬懷; 鄭錦彬; 楊瑞智; 陳麗華; 張世彗; 陳明終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1990-05 |
精熟學習法的發展及運作 |
陳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1990 |
反省性師範教育派典的理念與實際 |
陳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1990 |
校長在課程改革中的任務 |
陳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1989 |
國小社會科批判思考教學的省思 |
陳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1989 |
精熟學習方案對國小學童數學學業成就及數學自我觀念之影響 |
毛連塭; 吳貞祥; 楊瑞智; 陳明忠; 陳麗華; 張世慧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1988 |
基模理論與教科書內容的設計 |
陳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1987 |
精熟學習模式及其在國小數學科教學上之效果研究 |
陳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1987 |
精熟學習法的策略 |
陳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會議論文 |
2005-03-26 |
課程本土化與全球化的辯證-以社會重建主義課程的實踐為例 |
陳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會議論文 |
2005 |
從課程改革的對位思考與實踐歷程引爆公民行動─ 一個教師社群參與社區改造的感性與理性敘事 |
彭增龍; 陳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會議論文 |
2003 |
公民教育的本土化實踐:以社會行動取向課程的教學為例 |
陳麗華; 彭增龍; 王鳳敏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會議論文 |
2003 |
九年一貫七年級社會課成本土化之質與量分析 |
陳麗華; 鄭玉卿; 徐世瑜; 許佩賢; 詹寶菁; 林俐君; 楊明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會議論文 |
2003 |
主要國家中小學社會課程本土化之跨國比較分析 |
陳麗華; 鄭玉卿; 徐世瑜; 許佩賢; 詹寶菁; 林俐君; 楊明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會議論文 |
2002 |
社會參與行動取向課程設計的理念與實施 |
陳麗華; 彭增龍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會議論文 |
2000-10 |
以社會學習領域為核心的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經驗分享 |
白麗美; 陳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會議論文 |
1998-10-04 |
優質學校學生學習的理念與實務 |
陳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會議論文 |
1995-12-10 |
從兒童的族群社會化談班級的族群關係經營 |
陳麗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