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 |
優質高中領導策略之分析 |
魏麗敏; 林坤燦 |
|
2010-04 |
性別議題課程在兒童性別刻板印象改變效果之行動研究 |
李偉斌 |
 |
2010-04 |
國小海洋教育「關懷」課程內涵之建構 |
吳靖國; 施心茹 |
|
2010-04 |
國小高年級學童電玩成癮與依附關係之結構方程模式檢定—以高高屏地區為例 |
陳新豐 |
|
2010-04 |
質性資料分析的五步驟:在抽象階梯上爬升 |
張芬芬 |
 |
2010-04 |
批判理論與教師哲學 |
張煌焜 |
|
2010-04 |
Parton Distributions for Event Generators |
Hung-Liang Lai; 賴宏亮; Joey Huston; Stephen Mrenna; Pavel Nadolsky; Daniel Stump; Wu-Ki Tung; C.-P. Yuan |
|
2010-04 |
台北市98學年度學前及國小階段特殊教育班優良教材評選得獎作品專輯 |
蔡昆瀛; 黃牡丹; 陳予菏; 羅璧倫; 潘玉琪 |
|
2010-04 |
贅詞減量的語言測驗:克漏字與C測驗的重新檢驗 |
林文鶯; 袁曉青; 馮和平 |
|
2010-04 |
關懷取向女性主義者之課程藍圖探究-Nel Noddings 和 Riane Eisler |
方志華 |
|
2010-04 |
Angiogenesis: Role of exercise training and aging. Adaptive medicine |
Mallidarjuna, K.; Hou, C. W.; Chen, C. Y.; Lee, J. P.; Sathyavelu, R. K.; Kuo, C. H. |
|
2010-04 |
認知教練對國民小學實習教師教學省思影響之研究 |
丁一顧 |
 |
2010-04 |
Role of submonthly disturbance and 40-50-day ISO on the extreme rainfall event associated with Typhoon Morakot (2009) in Southern Taiwan. |
洪志誠; Chi-Cherng Hong; Ming-Ying Lee; Huang-Hsiung Hsu; Jui-Ling Kuo |
|
2010-04 |
為他倫理學與教育 |
張鍠焜 |
|
2010-04 |
《詩經.周南.兔罝》鑑賞 |
譚錦家 |
|
2010-04 |
贅詞減量的語言測驗:克漏字與C測驗的重新檢驗 |
林文鶯; 袁曉青; 馮和平 |
|
2010-04 |
跨境教育 |
吳清山; 林天祐 |
|
2010-04 |
校長課程領導與教師教學品質 |
吳清山 |
|
2010-04 |
臺北市學前及國小階段特殊教育班優良教材評選得獎作品專輯. 98年度 |
蔡昆瀛 |
|
2010-04 |
中國第一本地質學譯著《地學淺釋》版本新考 |
李孟陽 |
|
2010-04 |
利用海洋岩芯磁性礦物粒徑組成指示東亞季風演變 |
林家昌; 李孟陽; 李德貴 |
|
2010-04 |
桃園觀音海岸的變遷與藻礁的發育及其在氣候變遷上的意義 |
許民陽 |
|
2010-04 |
馬祖列島莒光鄉的地質初探 |
許民陽; 林明聖 |
|
2010-04 |
不同重量棒球對投球動作與球速之影響 |
江昆達; 劉強; 高英傑 |
|
2010-04 |
大專女子舉重選手抓舉與挺舉提鈴期之動力學分析 |
陳瑞蓮; 陳淑枝; 黃達德 |
|
2010-04 |
Glucose Uptake Patterns in Exercised Skeletal Muscles for Elite Male Long-Distance and Short-Distance Runners |
Tai, Suh-Jun; 戴世然; Liu, Ren-Shyan; Kuo, Ya-Chen; Hsu, Chi-Yang; Chen, Chi-Hsien |
|
2010-04 |
身心覺醒的療癒力量:一位中年喪偶女性與舞蹈治療的交會 |
洪瑩慧; 吳錦喻 |
|
2010-04 |
為他倫理學與教育 |
張鍠焜(教育學系) |
|
2010-03-01 |
自力救濟的侵害型不當得利責任--最高法院九八年度臺上字第一○一二號判決 |
劉昭辰 |
|
2010-03 |
A Simple yet Effective Scheme for the Maintenance of Proxy Information in IEEE 802.11s Mesh Networks |
Shih-Tsung Liang; 梁世聰 |
|
2010-03 |
友善接納倫理與教育--德希達的觀點 |
張鍠焜 |
|
2010-03 |
從後設溝通及框架理論的觀點探討想像遊戲與同儕衝突之互動關係 |
盧雯月 |
|
2010-03 |
表達性藝術治療 |
林耀盛; 游淑瑜; 龔卓軍 |
|
2010-03 |
美國當代小學幾何課程發展及其對台灣幾何教學之啟示 |
黃幸美 |
|
2010-03 |
「自殺」是一個「求助」的訊號 |
吳佑佑 |
|
2010-03 |
A Pilot Study of the National Survey of Drug Treatment Institutions in Taiwan |
許華孚; 陳瓊梅; 陳世志; 周石棋 |
|
2010-03 |
2004~2008年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內容分析 |
林燕青; 林靜雯 |
 |
2010-03 |
我國酒精汽油發展之決策分析 |
黃基森; 紀宏穎 |
|
2010-03 |
讓弱勢孩子看到希望 |
吳清山 |
|
2010-03 |
落實評鑑委員研習課程 提升評鑑品質與效能 |
吳清山 |
|
2010-03 |
[教育名詞] 專業學習社群 |
吳清山; 林天祐 |
|
2010-03 |
美國證聯會2008年校長領導國家層級新標準及其對我國國民中小學校長培育制度之啟示 |
黃姿霓; 吳清山 |
 |
2010-03 |
導入品質保證內涵與重視學生學習成效之大學校務評鑑 |
王保進 |
|
2010-03 |
教師區分性教學行為觀察量表(學生版)之編製 |
黃家杰; 陳美芳; 陳長益; 李乙明; 呂金燮 |
|
2010-03 |
評:Tina Seeling著,真希望我20歲就懂的事:史丹佛大學的創新×創意×創業震撼課程 |
陳麗華; 丁弘彬; 徐聯恩; 洪淑宜; 王美雅; 張麗華; 林滿新 |
|
2010-03 |
科學玩具遊戲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生學習成效之研究 |
賴慶三; 王錦銘 |
 |
2010-03 |
科學探究活動中的科學推理 |
吳百興; 張耀云; 吳心楷 |
 |
2010-03 |
探討教學歷程中信念、知識與實務的相互影響--一位高中實習教師的個案研究 |
簡頌沛; 吳心楷 |
 |
2010-03 |
兒童問題鑑別診斷的挑戰:注意力缺陷過動症與亞斯伯格症的比較 |
趙家琛; 蔡彤寧; 杜玉禎 |
 |
2010-03 |
爬上巨人的肩膀--威信型親子遊戲輔導團體創立者之價值觀初探 |
張瓊方; 葉貞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