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935/17148 (11%)
造訪人次 : 5655046      線上人數 : 46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專書/專書篇章 [0/21]
    研究計畫or研究報告 [2/32]
    學位論文 [0/45]
    會議論文 [0/21]

    類別統計

    近3年內發表的文件:0(0.00%)
    含全文筆數:15(7.69%)

    文件下載次數統計
    下載大於0次:15(100.00%)
    下載大於100次:15(100.00%)
    檔案下載總次數:34166(90.74%)

    最後更新時間: 2025-05-02 18:17


    上傳排行

    資料載入中.....

    下載排行

    資料載入中.....

    RSS Feed RSS Feed

    跳至: [中文]   [數字0-9]   [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
    請輸入前幾個字:   

    顯示項目151-195 / 195. (共4頁)
    << < 1 2 3 4 
    每頁顯示[10|25|50]項目

    日期題名作者
    1988 簡介市立師範學院學生輔導中心 熊曣
    1992 簡介案主中心式遊戲治療之原則與其對治療者之要求 葉貞屏
    1992-10 簡介案主中心式遊戲治療之原則與其對治療者之要求 葉貞屏
    1992 簡介案主中心是遊戲治療之原則與其對治療者之要求 葉貞屏
    2003 簡介過動兒之短期遊戲治療 葉貞屏
    1990-06 精熟學習方案對國小學童數學學業成就及數學自我觀念之影響(Ⅰ) 毛連塭; 吳貞祥; 楊瑞智; 陳明終; 陳麗華; 張世彗
    1991-06 精熟學習方案對國小學童數學學業成就及數學自我觀念之影響(II) 陳明終; 張世彗; 陳麗華; 楊瑞智; 鄭錦彬; 劉緬懷; 邵慰龍; 毛連塭
    2015-04 經驗取向督導受督者經驗歷程研究-心理劇導向擬態扮演方式的運用 游淑瑜; 李維倫
    2005-06-01 自律學習的理論與研究趨勢 林建平
    1985 自我肯定的態度-從傳統道德談起 熊曣
    2000-10 自我肯定與尊重 林蔚芳
    2010-03 「自殺」是一個「求助」的訊號 吳佑佑
    2009-06 自閉症兒童氣質與親職壓力之個別差異 陳韻如; 雷庚玲; 鄭欣宜; 王麗娟; 柯乃綺; 黃奕偉; 謝家智; 詹和悅; 楊智涼; 李素貞; 吳佑佑; 張學岭; 黃玉書; 劉弘仁; 蔡文哲
    1990-09 臺灣光復後鄉鎮誌計量研究 (上) 陳明終; 周雪玉; 林淑玲
    1991-06 臺灣光復後鄉鎮誌計量研究 (下) 陳明終; 周雪玉; 林淑玲
    1991-03 臺灣光復後鄉鎮誌計量研究 (中) 陳明終; 周雪玉; 林淑玲
    2010-03 臺灣地區大學生生涯未定向、生涯自我效能感與就業意願之關係探討--以高等教育資料庫為例 游錦雲; 李慧純
    2017-12 臺灣地區學生自我效能、家長支持與學業成就之內容分析與後設分析研究 洪惠嘉; 危芷芬
    1992-06 臺灣地區未來六年 (八十至八十五學年度) 國小特殊教育師資供需情形之推估研究 毛連塭; 許澤銘; 李水源; 湯梅英; 陳明終; 張世彗
    2009-12 臺灣學生在TEPS的數學表現及其啟示 游錦雲; 陳敏瑜; 曾秋華; 李慧純
    2020-06 臺灣懷孕婦女身心健康適應問卷之發展研究 劉彥君; 陳燕諭
    2010-03 表達性藝術治療 林耀盛; 游淑瑜; 龔卓軍
    2008-11 親子遊戲輔導團體療效研究 葉貞屏; 葉貞雯
    1986 「角色扮演」在國小輔導活動方面的應用 熊曣
    1986 記一次別開生面的分區研討會 熊曣
    1999 記於九二依地震後兩週 熊曣
    1987 諮商技術的探討 熊曣
    2010-09 貝氏三階層IRT隨機截距之潛在迴歸模式的發展與應用 黃宏宇; 洪素蘋
    2002 資優生的自我調整學習 林建平
    2015-12 超個人心理學與靈性結合 林育陞
    2010 「身體行動療癒」--從目賭婚暴青年人的心理劇治療經驗談起 游淑瑜
    1984 輔導手記二題:一、輔導與我。二、自我的追尋。 熊曣
    1987 輔導詩系列六首 熊曣
    2010-03 透過「置身所在」,進行「夢」的現象詮釋 熊曣
    2007-09 透過「體驗、省思與實踐」落實國小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教學 熊曣
    1991 進入兒童耐內心世界的交流道-談諮商關係的建立 熊曣
    1993 遊戲治療在幼兒園中的應用 葉貞屏
    2001 遊戲治療訓練之效果評量研究 葉貞屏
    2008-12 重要他人回饋影響創意生活經驗?:以模式競爭方式檢驗創意自我效能與創意動機的中介效果 黃宏宇; 洪素蘋
    2019-03 關係裡的療癒力量--兒童中心團體遊戲治療理念對團體領導實務之啟發 莊雅婷; 連廷嘉
    1998-05 隱喻治療技術-隱喻故事創作的技術、方法與實例 游淑瑜
    2014-01 非行少年在心理劇的轉化 游金潾; 游淑瑜
    2012-11 非行少年在焦點解決短期諮商中知覺之重要事件與諮商技術探討 詹惠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