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品] 國教新知(45卷2期~60卷2期) |
2009-10 |
二十一世紀的大變革:都會發展與學校課程 |
張煌熙 |
|
[出版品] 國教新知(45卷2期~60卷2期) |
2005-06-01 |
強化課程領導,追求教育卓越 |
張煌熙 |
|
[教育學系] 期刊論文 |
2003-01 |
「基本能力測驗」的政策規劃與省思 |
張煌熙 |
|
[教育學系] 期刊論文 |
2002-08 |
國小教師批評與學校環境知覺之關係研究 |
張煌熙 |
|
[教育學系] 期刊論文 |
2002 |
國小學童友誼概念及其社會適應之研究 |
張煌熙 |
|
[教育學系] 期刊論文 |
2002 |
建構式教學何去何從? |
張煌熙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01 |
始于小,成其大:從教學研究會到教學專業化 |
張煌熙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01 |
未來不是夢: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實施規劃 |
張煌熙 |
|
[教育學系] 期刊論文 |
2000-04 |
國小教師批評的現況與改進 |
張煌熙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1999 |
因應新世紀的新課程:評估、評鑑與協商 |
張煌熙 |
|
[教育學系] 會議論文 |
1999 |
改進師範學院國小師資培育課程 |
張煌熙; 邱世明 |
|
[教育學院] 現代教育論壇 |
1998-12-09 |
因應新世紀的新課程:評估、評鑑與協商 |
張煌熙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1997-05 |
教師組織與『集體談判』的運用 |
張煌熙; 李興源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1997 |
解讀國小新課程標準:新局與困境 |
張煌熙 |
|
[教育學系] 期刊論文 |
1996-12 |
國民小學數學科課程改革的趨勢與特色 |
張煌熙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1996-01 |
教師組織與集體談判的運用 |
張煌熙 |
|
[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 研究計畫or研究報告 |
1996 |
國民小學新課程標準內容分析研究 |
林天祐; 吳清山; 張煌熙; 張玉燕; 陳麗華; 林建銘 |
|
[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 研究計畫or研究報告 |
1996 |
國民小學新課程標準內容分析研究 |
吳清山; 張煌熙 |
|
[教育學系] 期刊論文 |
1995-12 |
為平等而設計:美國補償教育方案[Compensatory Education Programs]之經驗與啟示 |
張煌熙 |
|
[教育學院] 現代教育論壇 |
1995-10-18 |
教師組織與「集體談判」的運用 |
張煌熙 |
|
[幼兒教育學系] 研究計畫or研究報告 |
1995 |
編訂及設計幼小兒童評量手冊及學習單 |
王珮玲; 張煌熙 |
|
[幼兒教育學系] 研究計畫or研究報告 |
1995 |
台北市郊區國民小學辦理田園教學課程教材教法研究 |
王珮玲; 張煌熙 |
|
[教育學系] 研究計畫or研究報告 |
1995 |
我國教師組織功能、運作之規劃研究 |
吳清山; 湯梅英; 張煌熙; 林天佑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1994 |
師資培育法對師院生的影響 |
張煌熙 |
|
[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 期刊論文 |
1994 |
教師在職進修的現況與展望 |
張煌熙 |
|
[教育學系] 研究計畫or研究報告 |
1994 |
教師資格檢定辦研究 |
黃光雄; 陳奎喜; 張煌熙; 楊龍立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1992 |
Computers in California High Schools : Implications for Teacher Education |
Walker, D.; Keepes, B.; Chang, G; 張煌熙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1992 |
California High School:Implications for Teacher Education |
Keeps,B.; Chang, B.; 張煌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