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
原來數學並不難之教學研究 |
李心儀 |
|
2020 |
原來數學並不難之教學研究 |
李心儀 |
|
2005 |
古德拉:《一個稱為學校的地方》譯注計畫, John I. Goodlad:《 A Place Called School: Prospects For The Future 》(II) |
梁雲霞 |
|
2013 |
「台灣中小學教科書發展之口述歷史研究 (1949-2008):知識論與課程觀演變」子計畫七-「國小生活與倫理、道德教科書之知識論與課程觀演變」 |
歐用生; 張鍠焜; 楊國揚; 李麗玲 |
|
1991 |
台灣地區未來六年〈八十至八十五學年度〉國小特殊教育師資供需情形之推估研究 |
毛連塭; 許澤銘; 李水源; 張世彗; 湯梅英; 陳明終; 蔣明珊 |
|
2019 |
向陽山、三叉山及嘉明湖國家步道生態及遊憩衝擊監測委託專業服務 |
蔡智勇 |
|
1994 |
國中學生性別因素、科學能力自我概念、對科學的態度關係之研究 |
楊龍立 |
|
2019 |
國中小數學創客師資培育與成效 |
李心儀; 丁一顧 |
|
2014 |
國中小行動學習推動輔導計畫 |
劉遠楨; 黃思華; 楊雅婷; 鄭中平 |
|
2005 |
國家與教育---無政府主義的觀點(I) |
但昭偉; 洪秀菱 |
 |
2005 |
國家與教育-無政府主義的觀點(I) |
但昭偉 |
|
2006 |
國家與教育-無政府主義的觀點(II) |
但昭偉 |
|
2009 |
國小三年級學童閱讀推論理解策略──預測、連結、摘要 |
幸曼玲; 陳欣希; 林玫伶; 陳錦蓮; 張純; 曾秋華; 黃冠達; 蘇子涵 |
|
2009 |
國小公民行動取向全球觀課程之規劃、發展與實施 |
詹寶菁; 陳麗華 |
|
2007 |
國小公民行動取向全球觀課程之規劃、發展與實施 |
詹寶菁; 陳麗華 |
|
2001 |
國小學童在家自行教育之歷史研究 |
鄭玉卿 |
|
1994 |
國小學童對科學的態度與科學相關經驗之調查研究 |
楊龍立 |
|
2000 |
國小教師職前教育專業化之改進研究--英國小學教師前培育制度之研究 |
鄭玉卿 |
|
2004 |
國小教師課程知識的覺知. 課程轉化與實踐之反省歷程研究 |
簡良平 |
|
2020 |
國小社會進行跨年級教學課程規劃模式及學生課室經驗之研究 |
詹寶菁 |
|
2004 |
國民中小學人權教育融入式教學活動設計 |
湯梅英 |
|
2000 |
國民中小學學生知天(自然)智能之發掘與評量 (II) |
高翠霞; 蔡崇建 |
|
2010 |
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之領域/學科架構研究 |
秦葆琦; 楊龍立 |
|
1995 |
國民小學教科書審查標準之研究 |
黃政傑; 李隆盛; 張芬芬; 楊龍立 |
|
2001 |
國民小學的社區責任與可行作為研究 |
劉春榮; 高翠霞; 王佩玲; 徐世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