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之動機在於配合國家發展,兩岸關係日益緩和,各種往來雖未趨線頻繁,仍做最根基層面探討,其目的在說釋觀光與休閒的本質。本研究之研究問題有二:其一為觀光與休閒的本質,及其名目本質(nominal essence)與實在本質(real essence)的探究。其二為其與歷史與地理的關係:觀光與休閒的本質。其三則探討其與歷史學地理的關係。從文字學言,關,《說文》諦視也。《韻會》所觀也,視也。<穀梁傳>曰常事曰視,非常曰觀,凡以我諦視物曰觀,使人得以諦視我,亦曰觀,尤之以我見人,使人見我,皆曰視。早在上古三代時,我國即已有觀光之實,觀光活動更是盛況空前。羅馬和平時代,BC.27-180AD.」,及渥太華至馬卡士奧理略的兩百年間,因政治安定、經濟繁榮、人民生活富庶,國內旅遊風行。觀光與休閒相關系所成立,始於民國五十四年醒吾專科學校設「觀光事業管理系」,次年,淡水工商專科學校設觀光事學系,民國七十八年,中國文化大學成立第一個觀光研究所,民國八十八年,東華大學成立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為國內第一所國立研究所。其後成立之相關系約五十餘。休閒的原意是自由(to be fee)或被允許(to be permitted)。中國之莊子<逍遙遊>主張採取逍遙自適的生活態度,灑脫、放達、愉悅,就是休閒。西方亞里斯多德(Aristotle,384~322BC.)主張「休閒是人追求卓越生活與享受生活的目標之一。」休閒、遊憩和觀光三者的關係,以休閒範圍最廣,觀光的80%與休憩交集,遊憩的主題為休閒,介於觀光與休閒之間。其類別極廣,可以營利、非營利做分野。觀光的類別,可因主體、客體、媒體等的不同而有不同,型態繁多,因人、時、事、地、物,消耗程度。觀光休閒與歷史、地理之關係密切:(一)歷史就是過去;(二)觀光應有歷史思維;(三)從時間到空間;(五)以解說導覽為例。不論從自然資源、歷史人文資源,解說必備的專業知是以歷史地理極密切:(一)了解台灣地理地質及人文風貌。(二)嫻熟解說地的風景特色及其涵意。(三)具有人文藝術及哲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