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品] 國教新知(45卷2期~60卷2期) |
2009-10 |
臺北都會區教師之班級經營--經驗教師親師溝通策略探討 |
林吟霞; 林欣怡 |
|
[出版品] 國教新知(45卷2期~60卷2期) |
2009-10 |
漫談國小教務主任的課程領導任務 |
黃翠萍; 林吟霞 |
|
[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 研究計畫or研究報告 |
2009 |
「中小學課程發展之相關基礎性研究」區塊研究一整合型研究(二):臺灣學生學習檢視與課發展運用——子計畫二:臺灣國中小學生閱讀能力表現之分析與運用(PISA、PIRLS)期末研究報告 |
林吟霞; 丁一顧; 方志華; 葉韋伶; 陳簾筑 |
|
[教育學系] 研究計畫or研究報告 |
2010 |
中小學語文領域教科書的發展與演進 |
張純; 林吟霞 |
|
[教育學系] 專書/專書篇章 |
2012-07 |
國語文教科書主題編選與圖文編排之發展 |
林吟霞; 張純 |
|
[教育學系] 期刊論文 |
2011-01 |
國小教師健康教育專業發展策略探究 |
高翠霞; 林吟霞 |
|
[教育學系] 期刊論文 |
2011-01 |
國小教師健康教育專業發展策略探究 |
高翠霞; 林吟霞 |
|
[教育學系] 會議論文 |
2011 |
回顧臺灣中小學國語文教科書之發展與演進-以主題編選與圖文編排為例 |
林吟霞; 張純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研究計畫or研究報告 |
2020 |
教育部環境教育議題配合領域教學實施示例盤點更新暨推廣計畫 |
林吟霞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研究計畫or研究報告 |
2018 |
環境教育法實施後,環境教育場域主要要素、機制、策略、績效(含:環境教育人員、參與者、課程、方案、場域經營、資源整合等)整體優化之整合型計畫-我國「環境教育人員」認證展延專業發展輔導系統建置 —運用Competency模型與DACUM理論規畫 |
高翠霞; 林吟霞; 高慧芬; 張育傑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研究計畫or研究報告 |
2018 |
圖像學習概念融入學習媒材設計之教學實踐行動研究 |
林吟霞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18-10 |
運用工作站學習法進行環境教育議題融入生活課程之 有效策略與局限性 |
林吟霞; 王儷燕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18-09 |
從自主學習觀點探討德國工作站學習法的教學運用 |
林吟霞; 吳秀霞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18-04 |
運用德國「工作站學習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策略 |
林吟霞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17-09 |
Rotraut Susanne Berner之「Winmmelbuch四季系列」作品分析-兼論全景無字繪本蘊含的教育功能 |
林吟霞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13-07 |
電子教科書功能設計語教學轉化:從教師角度探討電子教科書基本工具之教學適用性 |
劉光夏; 林吟霞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09-12 |
情境學習在課程與教學中的運用 |
林吟霞; 王彥方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09-12 |
從國小高年級學童藥物濫用的知識、態度與行為談國小藥物教育 |
陳漢瑛; 林吟霞; 何英奇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09-12 |
PIRLS2006東亞地區學生閱讀素養表現—臺灣、香港與新加坡三地比較 |
林吟霞; 葉韋伶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09-04 |
德國適性教育實務篇:中小學自主學習取向教學法之運用 |
林吟霞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07 |
德國小學落實學童主體性教育目標初探—初等教育數學科課程與教學之分析 |
林吟霞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06 |
德國小學 |
林吟霞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04 |
小組競賽式合作學習法對於學生學習成效之研究 |
林吟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