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研究計畫or研究報告 |
2021 |
110學年度教育部國教署補助國中小活化課程教學與學生多元學習專案 |
方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研究計畫or研究報告 |
2020 |
109學年度教育部國教署補助國中小活化課程教學與學生多元學習專案 |
方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研究計畫or研究報告 |
2019 |
108學年度教育部國教署補助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活化教學與多元學習作業要點辦理計劃 |
方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研究計畫or研究報告 |
2019 |
107學年度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活化課程與教學 |
方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研究計畫or研究報告 |
2013-05 |
在諾丁思關懷倫理學研究上之趨勢初探 |
方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研究計畫or研究報告 |
2011-11-23 |
小學道德教科書中班會的百年考察─從大陸時期到台灣現況 |
方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專書/專書篇章 |
2010-10-13 |
道德情感與關懷教學 |
方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20-09 |
我國關懷倫理學相關博碩士教育論文研究取向析論2000-2019 |
方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20-09 |
七年級教科書融入新課綱核心素養之探討-學習導引與版面設計為例 |
方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19-10 |
教科書與現實間的互映--從"梅樹飄香"課文出發 |
方志華; 張芬芬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19-08 |
教科書與現實的互映-從梅樹飄香課文出發 |
方志華; 張芬芬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19-04 |
性別主流化融入學校課程之意義探究--三位國小校長的理解與實踐 |
劉筱惠; 方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19-01 |
揉合產業創新教材設計和學習者需求的跨域整合-酷課雲世大運電子書創作為例 |
陳昱宏; 方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19-01 |
揉合產業創新、教材設計及學習者需求的跨域整合 —以酷課雲「臺北世大運」電子書創作為例 |
陳昱宏; 方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18-04 |
臺灣中國香港及新加坡國初中國語文教科書老人形象之分析研究 |
陳榮德; 方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15-12 |
臺灣1949-2014 年品德教育沿革剖析及其對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啟示 |
方志華; 李琪明; 劉秀嫚; 陳延興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15-07 |
中小學電子教科書產業趨勢與需求之研究 |
方志華; 葉興華; 劉宇陽; 黃欣柔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15-06 |
品德教育現況及因應十二年國教課程改革之調查研究 |
劉秀嫚; 李琪明; 陳延興; 方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15-04 |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品德課程組織模式建構之研究 |
陳延興; 李琪明; 方志華; 劉秀嫚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13-10 |
日本授業研究的發展與佐藤學學習共同體的批判轉化 |
方志華; 丁一顧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10-04 |
關懷取向女性主義者之課程藍圖探究-Nel Noddings 和 Riane Eisler |
方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09-02 |
運用關懷關係課程培養品德力 |
方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07-08 |
從女性主義關懷倫理學重新詮釋傳統經典之意識轉化探究 |
方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04 |
從關懷倫理學看欣賞教學在道德教育的運用--以欣賞「蒼蠅王」的教學實踐為例 |
方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04 |
關懷情意的實踐觀點與故事流傳--從師資培育「德育原理」課程到中小學德育實踐 |
方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03 |
關懷倫理學的道德教育方法 |
方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02 |
關懷倫理學觀點下的教師專業素養 |
方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02 |
關懷倫理學對關懷關係的現象學描述 |
方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01 |
關懷倫理學相關理論開展在社會正義及教育上的意涵 |
方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00-06 |
王夫之的「學」「習」思想對孟、荀天人關係思想之融攝 |
方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00 |
女性主義關懷倫理學對西方道德哲學進路的省思 |
方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00 |
二十一世紀道德哲學的開發與困境--女性主義關懷倫理學概說 |
方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2000 |
意義治療與三不朽 |
方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1998 |
我國教育指標系統整合型研究之規劃 |
黃政傑; 翁福元; 方志華; 張美蓮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期刊論文 |
1993 |
美感判斷發展研究 |
崔光宙; 方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會議論文 |
2019 |
國文教科書設計融入新課綱核心素養之探究—臺灣國中一年級三版本為範例 |
方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會議論文 |
2019 |
臺灣教育博碩士論文近二十年關懷倫理學相關研究取向析論(2000-2019) |
方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會議論文 |
2019 |
跨域合作食農教育之課程經驗探究-以大學與農場合作為例 |
方志華; 林宏達; 枼興華; 楊芷芃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會議論文 |
2018 |
臺灣三峽李梅樹先生生平之教育意涵 |
方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會議論文 |
2018 |
教科書與現實的互映-梅樹飄香課文的考察 |
方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會議論文 |
2018 |
An analysis of the history of CME in Taiwan 1949-2018 |
方志華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會議論文 |
2018 |
當臺北世大運遇到臺北酷課雲 |
陳昱宏; 方志華; 張芬芬; 王如怡 |
|
[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會議論文 |
2018 |
當「臺北酷課雲」遇見「臺北世大運」——電子書創作分析 |
陳昱宏; 方志華; 張芬芬; 王如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