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9075
|
題名: | 圖像藝術性的本體論述 |
作者: | 林子龍 |
貢獻者: |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藝術學系 |
關鍵詞: | 異己指涉 自我指涉 圖像物質 圖向實體 圖像意向 |
日期: | 2012-01 |
上傳時間: | 2013-07-16 12:07:11 (UTC+8) |
出版者: | 台北市: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人文藝術學院 |
摘要: | 圖像是能夠產生意義的圖形,而這個意義又可以區分成異己指涉和 自我指涉兩種類型,從藝術的脈絡來看,在異己指涉的層面上圖像被當 成表意的符號來使用,在自我指涉的層面上,圖像是從審美的角度被看 待。本文以圖像意識的三元結構:圖像物質、圖像實體與圖像意向為核 心,討論了下列的議題:物質與形式之間的美感問題、物質與符號之間 的具像性問題、物質與意向之間的記號問題、以及符號與意向之間的象 徵問題。在這個脈絡中除了美感與記號和具像性無關之外,大部分的表 意符號皆與具像性有關,本文透過圖像化與象徵化的作用討論了具像性 與抽象性兩種概念的形態如何在描繪經驗的過程中起作用。具像性的意 義在這個結構中擁有兩種形態,一種是以記憶作用對現實世界特殊個體 的認知,另一種則是以理解作用對觀念世界普遍性結構的認知,而普遍 性的具像性是從特殊個體的具像性演化而來。整篇論文是透過分析以Duchamp 的作品噴泉來進行,首先從藝術品 的物性論述開始,接著對觀看的意義以及圖像意識的內涵進行闡釋,並 就抽象與具像兩個概念在圖像結構中扮演的功能進行分析。 |
關聯: | 藝術學刊,第二卷第三期,p.71-98 |
顯示於類別: | [人文藝術學院] 藝術學刊
|
在uTaipei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