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3313/17059 (19%)
造訪人次 : 592031      線上人數 : 73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9055


    題名: 若利維晚期鋼琴作品探究-以《第二號鋼琴奏鳴曲為例》
    作者: 蕭慶瑜
    貢獻者: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
    關鍵詞: 若利維
    現代音樂
    法國鋼琴音樂
    日期: 2009-11
    上傳時間: 2013-07-16 12:06:51 (UTC+8)
    出版者: 台北市: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人文藝術學院
    摘要: 本文主要以選自法國現代作曲家若利維( Andre Jolivet 1905 一 1974 )的作品 《 第二號鋼琴奏嗚曲 》 ( Deuxieme sonate Piano , 1 957 )為例,探討並分析其晚期鋼琴作品寫作語法。
    在這首樂曲內,除部分延續自青年時期即相當嫻熟的寫作
    法之外,另亦引人以德、奧等國為主要發展地區的十二音列語
    ,以近似於貝格( Alban Berg , 1885 一 1935 )的方式,將音列予以
    較為自由的模式處理。且雖以傳統曲式架構為基,然卻針對此
    已傳承數百年的「奏嗚曲形式」( Solata Form ) ,適度調整其結構
    設計,並於細部音樂發展方面建立不同於前的運作模式,展現出
    現代法國鋼琴音樂的特質與音響色澤。
    在深人分析本曲之後,該作品除具調整傳統曲式架構,建
    個人音樂語法之特色外,亦展現其緩解十二音列機制,賦予更
    廣彈性空問之特點。
    關聯: 藝術學刊,第一卷第二期,p.29-76
    顯示於類別:[人文藝術學院] 藝術學刊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在uTaipei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如有問題歡迎與系統管理員聯繫
    02-23113040轉2132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