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3313/17059 (19%)
造訪人次 : 587127      線上人數 : 40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9054


    題名: 泰勒曼之裝飾音探討-以兩首"教材奏鳴曲"
    作者: 江淑君
    貢獻者: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音樂系
    關鍵詞: 巴洛克樂派
    裝飾音奏法(Ornaments)
    日期: 2009-11
    上傳時間: 2013-07-16 12:06:50 (UTC+8)
    出版者: 台北市: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人文藝術學院
    摘要: 德國作曲家秦勒曼( G . P . Telemann , 1681 一 1767 )與巴赫( J . 5 . Bach , 1 685 一 1 750 )、韓德爾( G F . H 註 ndel , 1 685 一 1759 ) 同為德國巴洛克樂派之代表作曲家,而泰勒曼的作品數量之多,尤占鱉頭。在他長達 86 年的生涯中,橫跨了巴洛克樂派並銜接至早期古典樂派,為德國當時之音樂領導者,受崇敬的地位更甚於巴赫。 「 為長笛或小提琴之教材奏鳴曲」( Methodical Sonatas for Flute or Violin)共 12 首,分別創作於 1728 、 1732 年,泰勒曼在慢板樂章明確標示出裝飾音奏法( omamonts ) ,對巴洛克樂派的演奏實務與教學有歷史上的重要意義;由此作品可明確理解與學習秦勒曼對裝飾音奏法的第一手資料,亦是詮釋巴洛克樂派之重要指南。
    本文由泰勒曼之生平出發,以了解其創作思維與音樂歷史地位;並探討巴洛克時期之「木製單鍵長笛」的音色及特性;再研究探討泰勒曼的教材奏嗚曲 2 首( D 、 e )之裝飾音奏法,進而得由更多的面向深入了解秦勒曼的音樂演奏及教學實務,並期將此研究結果延伸至更廣之巴洛克音樂演奏實務,提升長笛演奏技能與教學之實務內涵。
    關聯: 藝術學刊,第一卷第二期,p.1-28
    顯示於類別:[人文藝術學院] 藝術學刊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在uTaipei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如有問題歡迎與系統管理員聯繫
    02-23113040轉2132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