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7504
|
题名: | 《龍惕書》與「龍惕說」義辨 |
作者: | 朱湘鈺 |
贡献者: | 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
关键词: | 季本 浙中王門 龍惕 龍惕書 |
日期: | 2009-12 |
上传时间: | 2013-03-27 10:11:05 (UTC+8) |
出版者: |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儒學中心 |
摘要: | 「龍惕說」乃浙中學者季彭山(1485-1563)於嘉靖十五年(1536)懼於同門主自然為宗者之流於無節而提出者,此論一發,立刻引起諸子之熱烈回應。 不過,當年首揭「龍惕說」的第一手資料-<與楊月山龍惕書>一度被認為以亡佚,故研究者在論及此議題時,多僅能概略性地論述,更遑論此說所引發的辯論。本文要再呈現鵬山當年所編纂的《龍惕書》第一手文獻,並藉此董理、闡釋「龍惕說」及其議辨之內涵,期能透過此文獻之整理語問事,一補過去相關研究之不足,並根據此研究成果,重新審視「龍惕說」在王學思想史上的定位。 |
關聯: | 儒學研究論叢,第二輯,p.161-202 |
显示于类别: | [人文藝術學院] 儒學研究論叢
|
在uTaipei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