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3600/17059 (21%)
造訪人次 : 427680      線上人數 : 61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7383


    題名: 藏族唐卡藝術的發展:以西藏台灣及海外傳統與現代技法為核心
    作者: 耿振華
    貢獻者: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關鍵詞: 西藏唐卡藝術
    藏傳佛教
    中西繪畫
    華語教育
    台灣居留簽證
    日期: 2012-07-22
    上傳時間: 2013-02-19 11:52:40 (UTC+8)
    摘要: 舉世聞名的西藏唐卡繪畫,有其獨特技法與不同流派的傳承。唐卡繪畫隨著藏傳佛教的傳播到不同地區,為滿足西藏、印度、尼泊爾、不丹、台灣、日本、韓國以及歐美地區的藏傳佛教寺廟或民間信仰中心的莊嚴佈置,信徒觀想或修行諸佛、菩薩、本尊、護法、空行等對象的需要,收藏家們保存文化資產或古董的藝術價值或經濟效益,不同地區所培養的畫師們在不同地區分別進行唐卡交易及唐卡教學;促使市面上的唐卡在題材和技法方面,顯現出各自不同流派與在地化結合後的多元地域性風貌。以台灣來說,來自不同地區的唐卡畫師為了在台販售唐卡和教授唐卡的需要,常依附並居住在台灣不同的藏傳佛學中心或寺廟,並以學習華語或進入大學等不同方式達到在台居留的目的。外籍唐卡畫師經常接受漢傳佛教或台灣道教寺廟的訂畫,台灣許多國畫或西畫水彩、油畫的畫家也會學習唐卡並從中尋找技法的突破或表達意境的靈感;交流下使得唐卡繪畫技法能夠普及並運用到台灣漢傳佛教、道教及民間信仰等不同題材中。西藏唐卡在創始之初,即具備中西合璧的獨特技法;各地所流傳的傳統畫派,也與時俱新。在畫風上,結合國畫線條勾勒、色彩暈染效果,以及油畫層次上色及水彩清澈流動等現代繪畫技巧。在畫具上,則使用各類毛筆和西畫水彩筆。在顏料上,除西藏傳統礦物顏料之外,國畫顏料及礦物顏料、西畫廣告顏料和雕塑使用的牙克力、丙醯顏料,甚至結合礦物與化學顏料調製而成的雕塑專用顏料等紛紛出現。現代化的工具使得唐卡繪畫更加容易展現精細的筆觸和暈染層次的效果,然而唐卡商品化的結果,使得畫師不見得能在有限時間內從畫作中展現或傳授傳統技法及特色,經常簡化技法而出現外觀神似卻無法長期保存的作品;此一情況不僅出現在觀光地點,似乎也已逐步普及到大多數的畫室。本文將以筆者在西藏拉薩地區及台灣台北地區的所見所聞,探討西藏唐卡由宗教性演變為地域性與商品化的趨勢,並附帶討論藏族移民社會概況,做為西藏文化發展的縮影。
    顯示於類別:[歷史與地理學系] 研究計畫or研究報告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報告簡報1035KbAdobe PDF2104檢視/開啟
    耿振華PDF1082KbAdobe PDF1142檢視/開啟


    在uTaipei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如有問題歡迎與系統管理員聯繫
    02-23113040轉2132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