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6635
|
题名: | 客家地域的族群關係:以番婆坟聚落考察為例 |
作者: | 王別丘 |
贡献者: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
关键词: | 客家地區 族群關係 族群邊界 在地化 |
日期: | 2008-12 |
上传时间: | 2012-10-24 14:12:06 (UTC+8) |
出版者: |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研究所 |
摘要: | 特殊區域的研究雖然無法確立普遍性的歷史與社會現象,但所呈現的區域特殊差異,應可提供台灣開法史上相當特別的觀察面向。本文探討的區域為桃園縣新屋鄉社子番婆坟聚落,其特殊性至少有以下三點:1.地名特殊:在台灣以番婆坟為地名的地區不只番婆坟,但已「番婆坟」韋地名應是獨一無二的。2.地理位置特殊:該區域鄰近社子溪與土牛溝兩個重要的族群界線。社子溪即可能是凱達格蘭語道卡斯兩大族群的分界;土牛溝則為乾隆年間清政府在臺灣由南而北所劃定的人文界線。3.在地信仰特殊:本地區有相當特殊的「番社公祠」,可象徵該地區族群互動的歷史背景。本研究試圖以番婆坟這樣一個特殊的小聚落來對「祭祀圈」、「內地化」與「土著化」等等的大理論做實證與檢視,期待對此提供對於特殊地域的在地化研究思考模式。在客家地域或者平埔相關研究當中,不難發現到「平埔現象」跟「客家族群」的密切互動關係,究竟是何原造成番客關係如此緊密?究竟是何因素使得粵人經常可以介入番社事務?現今相關的研究成果當中,尚未提供合理完整的解釋。本文最後藉由番婆坟這個充滿平埔歷史社採的客家聚落,提出平埔人客家話的可能原因,以待日後相關研究論證。 |
關聯: | 北市教大社教學報 7期 頁177-200 |
显示于类别: | [出版品] 北市教大社教學報(第4-11期)
|
在uTaipei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