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6469
|
題名: | 從故事來探討兒童內心的哲學世界 |
作者: | 何美瑤 |
貢獻者: | 吳興國小輔導教師 |
關鍵詞: | 弗蘭克 兒童哲學 故事建構 意義治療法 |
日期: | 2004-12 |
上傳時間: | 2012-07-19 14:55:10 (UTC+8) |
出版者: |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兒童發展研究中心 |
摘要: | 本研究透過有爭議性的概念以及這些概念的範例,引發兒童對自己的問題進行探究。兒童理性思考形成兒童哲學,對重要的人生問題建構自己的答案。哲學是一種包含邏輯和使用理性判斷的訓練。故事提供兒童認識自己的方式之一,透過故事所認識到的自我,不再只是客觀所了解的意涵,而是在經驗上透過生物行為、文化環境經驗和人際關係的故事所建構的自我,這樣的自我觀點是透過行動所「展現的自我」(self-in-process)。所以,我們從聽到的、說的和重述的故事當中,學習如何建構自我經驗、學習了解自我,還透過故事的內容形成對自己的了解和表現。
弗蘭克(Frankl)曾說:「輔導上與諮商上的存在觀點,與其說是特殊的學派,毋寧說是一種態度,及對人的一種看法。他不只是一種新的技術,乃是對於人與人經驗結構的關心。」弗蘭克創立的意義治療學派發展出了兩種治療技術:減反省法和矛盾意向法。本文擬用四個個案,以故事的方式呈現其真實生活的狀況並且加以分析其個案背景、意義治療法的運用進而以表格進行結構分析,從其中探究兒童的內在思考轉變以及意義治療法對兒童想法的改變之處,以提供家長、教育人員以及輔導者、課程規劃者一些觸發。 |
關聯: | 兒童發展與教育 第二期 頁37-58 |
顯示於類別: | [出版品] 兒童發展與教育
|
在uTaipei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