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 |
探究動態表徵結合即時回饋系統對診斷學生簡單 暨串聯電路之另有概念的影響 |
林靜雯; 吳育倫 |
|
2011 |
探究動態表徵結合即時回饋系統對診斷學生簡單暨串聯電路之另有概念的影響 |
林靜雯; 吳育倫 |
 |
2009-12 |
探究學生串聯電路認知特徵演化歷程之跨年級研究 |
林靜雯; 邱美虹 |
|
2011-06 |
探討以北海岸生物多樣性為主題進行體驗學習活動之教學及其成效 |
吳美麗 |
|
1997 |
提供國小實習教師使用的自然科教學資源www設計 |
賴阿福; 吳美麗; 古建國 |
|
2012 |
政策導向計畫:低碳臺灣行動車巡迴體驗活動之推廣與研究 |
古建國; 吳進益 |
|
2009-10 |
教-學序列研究對科學教學的啟示 |
林靜雯; 邱美虹 |
|
2019-03 |
整合三維點雲技術與BIM技術建置古蹟模型之研究 |
林祐正; 陳偉倫 |
|
2005 |
整合類比與多重表徵研究取向探究多重類比設計對兒童電學概念學習之影響 |
林靜雯; 邱美虹 |
|
2003-05 |
數位處理在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學上的運用 |
古建國 |
|
1999 |
數理師資之實習與教學能力檢定之研究--小學教自然科師資檢定之研究 |
陳義勳 |
|
2011-06 |
文獻紀錄與氣候代用指標:臺灣在小冰期間的氣候變遷 |
林俊賢; 林明聖 |
|
2012 |
新北市低碳學校推廣成效評估委託研究計畫案 |
古建國 |
|
2009 |
新穎釕金屬疊氮化合物的合成與應用:活性自由基聚合反應及有機偶合反應的探索 |
羅義興; 古建國; 賴文榮; 周永慶 |
 |
2015 |
【新穎雙金屬可逆性加成裂解鍊轉移劑(UT-RAFT-YH)之設計,合成以及光電磁應用】 |
羅義興 |
|
2003 |
曇花一現的地質工作者「尼古拉斯.史丹諾」[Nicolaus Steno] |
林明聖 |
|
2013-12 |
[書評] 使思考可見 |
黃萬居 |
|
2010-01 |
果菜批發市場推行塑膠容器包裝交易與管理之探討--以花蓮縣蔬菜運銷合作社為例 |
廖武正; 洪志誠 |
|
2010-01 |
果菜運銷塑膠容器結合RFID設計與資訊管理系統規劃 |
洪志誠; 李聲謙; 黃裕益 |
|
2010-01 |
格林的家 |
古建國; 謝鳴鳳 |
|
2006 |
歷史海嘯的研究方法 |
林明聖 |
|
2009-06 |
泛星計畫介紹 |
黃崇源; 陳文屏; 周翊 |
|
2010 |
海島臺灣高低碳校園發展之研究 |
古建國; 劉華嶽; 張子超; 徐榮崇; 林建棕 |
|
2011-06 |
海洋課程教學設計--以「非濱海」國小六年級為例 |
吳名穎; 林明聖 |
|
2006 |
獨立感應發電機之電壓及頻率控制 |
陳偉倫; 許源浴; 林永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