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versity of Taipei:Item 987654321/19093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3313/17059 (19%)
造访人次 : 593621      在线人数 : 62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9093


    题名: 身體做為一種聲音--論駱以軍《我們》語言的幽默性與魅惑感
    作者: 楊建國;Yang, Chien-kuo
    贡献者: 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
    关键词: 駱以軍;語言哲學;梅洛龐蒂;知覺現象學;身體;時間;Yi-jun Luo;Language philosophy;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Body;Time
    日期: 2021-12
    上传时间: 2024-03-25 11:50:55 (UTC+8)
    出版者: 臺北市:臺北市立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摘要: 駱以軍(1967-)的小說,在語言上向以魔幻、詭奇、光怪陸離、自嘲、幽默見長,論者或作者本人均聚焦於其大型巨製如《西夏旅館》或《女兒》等,而對於早期的短篇小說如2004年出版的《我們》卻相對的猶有進一步討論的空間,尤其在幽默筆法與多重時空轉換跳接及著重感官經驗的身體性描繪向來被多所忽略,而這些或可成為作家日後寫作的重要歷程及軌跡。本文從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 1908-1961)的《知覺現象學》中獲得一些啟發,特別關注作家在語言表達時,著重運用身體知覺的身體性,從而塑造多重「不在場」的深邃場景及空間,並以幽默筆法藉此喚起人們早已麻痺的感官經驗以及幽暗如隧道般的內心,以達成創造了另一種魅惑的新奇世界。
    關聯: 北市大語文學報,25期,頁107-140
    显示于类别:[人文藝術學院] 北市大語文學報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index.html0KbHTML67检视/开启


    在uTaipei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如有問題歡迎與系統管理員聯繫
    02-23113040轉2132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