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738/17057 (28%)
造訪人次 : 316101      線上人數 : 12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8974


    題名: 國民生活滿意度因素之探索:以〈世界價值調查〉的臺灣資料為例
    作者: 張芳全;Chang, Fang-chung
    貢獻者: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系
    關鍵詞: 人際信任;生活滿意度;個人健康;教育年數;經濟收入;Economic income;Interpersonal trust;Life satisfaction;Personal health;Years of education
    日期: 2021-12
    上傳時間: 2024-03-13 15:58:20 (UTC+8)
    出版者: 臺北市:臺北市立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
    摘要: 許多國外研究探討國民生活滿意度的相關因素,然而很少有研究 探討臺灣國民在這方面狀況。本研究透過〈世界價值調查〉(World Values Survey, 2020)臺灣資料的 1,223 名樣本,分析臺灣國民的生活 滿意度因素,建構生活滿意度模式,找出與生活滿意度有關的重要因 素。獲得結論如下:一、個人自陳健康狀況、經濟收入與年齡和生活 滿意度的關聯最高,個人自陳健康狀況與經濟收入愈好及年齡愈長, 生活滿意度愈高,而這三個因素可以解釋生活滿意度共 24.7%。二、 個人的人際信任愈高、愈有宗教信仰、社會階層愈高、愈能以國家為 榮、男性及已婚者生活滿意度高。三、國民接受的教育程度愈高,以 及和家長同住的生活滿意度低。本研究貢獻在於透過〈世界價值調查〉 分析臺灣國民的生活滿意度發現,個人健康、經濟收入與年齡對生活 滿意度是重要因素,而教育程度愈高及與家長同住者的生活滿意度愈 低。政府及個人應重視個人健康之外,更應促進經濟發展,避免接受 教育年數愈多,生活滿意度愈低。
    關聯: 教育行政與評鑑學刊,30期,頁67-106
    顯示於類別:[出版品] 教育行政與評鑑學刊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78檢視/開啟


    在uTaipei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如有問題歡迎與系統管理員聯繫
    02-23113040轉2132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