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versity of Taipei:Item 987654321/18435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2446/17084 (14%)
造访人次 : 3219230      在线人数 : 82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8435


    题名: 論《二拍》故事〈轉運漢遇巧洞庭紅波斯胡指破鼉龍殼〉之改編
    作者: 傅含章
    贡献者: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关键词: 二拍;凌濛初;商業、明代商人;改編;Er-Pai;Meng-chu Ling;business;Ming dynasty merchants;adaptation
    日期: 2022-12
    上传时间: 2023-04-10 15:14:36 (UTC+8)
    出版者: 臺北市:臺北市立大學
    摘要: 我國古代小說發展至宋代,在說話技藝的基礎上促成了白話小說的興起、文言小說與白話小說的分流,自此也開啟了白話小說對文言小說的改編。明代以後,兩者已達到密切結合、相互汲取營養、促進彼此發展的程度。所謂改編,意指作家重新詮釋作品,或甚至謬離作品原義,無論有意或無意,這種改編往往開發了作品的社會適應力,而得以延續傳遞而存活;亦即在改編的過程中,文學作品被不同讀者出於自身需要加以利用,從而令主題改變,並加入時代元素,將前文本作為創作的藍本之一進行改編,為後文本帶來全新面貌。若以此觀點來審視明代凌濛初《二拍》的改編,不少篇目都符合此現象,亦即許多故事內容雖取材自原作,但已跳脫原作的立意和主題,成為反映明代社會背景的新作。本文首先比較新作對原作的改編有哪些層面,其次凸顯新作改編後的差異性,最後再爬梳文學作品承衍的時代變化。為求集中論述焦點,本文僅取《二拍》中的〈轉運漢遇巧洞庭紅 波斯胡指破鼉龍殼〉故事為例,其正話的藍本前有唐皇甫氏《原化記.魏生》,後有明周元暐的《涇林續記.蘇和》,三者的差異主要包含故事內容、角色塑造和主題思想,而在文本差異性的背後,展現的正是時代變遷下的社會縮影、作家立意和讀者喜好。
    關聯: 臺北市立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類,第53卷第2期,頁1-24
    显示于类别:[研究發展處] 臺北立大學學報 (44卷2期-)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53-2-1.pdf1800KbAdobe PDF387检视/开启


    在uTaipei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如有問題歡迎與系統管理員聯繫
    02-23113040轉2132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