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3313/17059 (19%)
造訪人次 : 594101      線上人數 : 55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5704


    題名: 從產業變遷與公民素養培育探討音樂通識課程在技專校院的規劃
    作者: 林玲光
    關鍵詞: 跨領域;服務學習;行動導向;公民核心能力
    日期: 2016-06
    上傳時間: 2017-05-25 20:02:31 (UTC+8)
    出版者: 臺北市立大學校長培育及學校夥伴協作中心
    摘要: 技職校院體制內的課程規劃普遍強調專業的強化,忽略藝術教育的深耕,造成的結果是培育出的學生「有技能,乏藝術」,不僅缺乏美感經驗,也欠缺創意發想與實踐的能力,反而讓原本強調的科技喪失其人文價值。如以文化創意產業為例,產品被製作出來的流程是─科技研發製造(功能研發),融入藝術美學設計(包裝美化),最後輔以饒富創意的行銷(市場經濟),使消費者購買的不只是商品,更是各類特色文化品味的傳遞典藏與生活趣味的延伸。換言之,藝術使得科技彰顯其人文價值,行銷使藝術走入生命,而科技讓文化的傳播跨越國界,這樣的概念可謂為現代公民素養的一部份。有鑑於此,希冀以「美學、科學、媒體」等三大核心為教學目標,整合「音樂與生活」、「網頁設計」、「行銷企畫實務」等三門跨領域課程,並以關注《行銷人文,數位關懷》的社會議題,設計具行動導向的課程內容,讓學生從參與公共事務與關懷社區的實務操作中,透過「服務學習」體會將「功利轉為公益」的實質意義,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並了解跨界整合知識與資源的精髓,間接培育學生「民主」與「倫理」風範,進而促使自發性的體會現代公民核心能力之重要性並落實於其專業和生涯規劃。
    關聯: 國教新知,63卷2期,頁43-55
    顯示於類別:[校長培育及學校夥伴協作中心] 國教新知(60卷3期~)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在uTaipei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如有問題歡迎與系統管理員聯繫
    02-23113040轉2132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