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4881
|
题名: | 國小三年級兒童識字能力與語意關係對中文語意處理的影響 |
作者: | 翁巧涵;陳修元;周泰立;李姝慧 |
关键词: | 語意關係;語意處理;識字能力;關聯強度 |
日期: | 2011-09 |
上传时间: | 2015-11-17 17:58:16 (UTC+8) |
摘要: | 小學三年級是識字能力明顯增加的時期,此時語意發展亦處於區辨功能與類別語意關係的階段,但是關於識字能力與語意關係兩者如何影響語意處理,所知不多。過去研究中文兒童語意處理使用的語文材料皆選自成人常模,尚無使用兒童語文常模所進行的研究。因此本研究使用先前建立的「國小兒童中文雙字詞自由聯想常模」(翁巧涵、陳修元、李姝慧、周泰立,2009 ),針對小學三年級學生進行兩個實驗:實驗一比較不同識字能力兒童進行不同語意關聯強度(高語意、低語意)的語意判斷表現。發現隨著識字能力增加,語意判斷的正確率隨之上升; 兒童對高語意關聯強度刺激的正確率與反應時間,皆優於低語意關聯強度。實驗二比較不同識字能力兒童進行不同語意關係(功能、類別)的語意判斷表現。結果顯示,高識字能力兒童的語意判斷正確率及反應時間,皆優於低識字能力兒童; 兒童對於功能語意關係的正確率,優於類別語意關係。本研究推論:一、高識字能力兒童因為比較瞭解詞彙所包含的不同細緻概念,因此對於語意關係的掌握比低識字能力兒童好。二、高語意關聯強度詞對在語意網路中儲存位置較接近,兒童較易產生正確判斷。三、小學三年級學童以功能語意關係為主要表徵組織方式,尚未轉換到以類別語意關係組織語意表徵。 |
關聯: | 中華心理學刊,53卷3期,頁293-307 |
显示于类别: | [幼兒教育學系] 期刊論文
|
在uTaipei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