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2446/17084 (14%)
造訪人次 : 3241958      線上人數 : 103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4565


    題名: A Study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Understandings of Developmental Delay(幼稚園教師對於發展遲緩的概念認知之研究)
    作者: 蔡昆瀛
    貢獻者: 發展遲緩;幼稚園教師;幼兒特殊教育;早期療育
    關鍵詞: 發展遲緩;幼稚園教師;幼兒特殊教育;早期療育
    日期: 2004-03
    上傳時間: 2015-10-26 11:01:12 (UTC+8)
    摘要: 本研究以半結構式個別晤談法與自編之發展遲緩幼兒特徵量表,探討幼稚園教師對於「發展遲緩」的概念內涵,研究對象為52 名台北市公、私立幼稚園大班的教師,資料經內容分析與統計處理後,主要的研究發現如下:(1)教師對發展遲緩的定義傾向於「幼兒自身(within-child)」模式而非「交互作用(interaction)」模式,多數教師從常模參照、發展和徵狀的觀點來解讀發展遲緩,最普遍的定義元素是「發展落後於同齡幼兒」。(2)教師對發展遲緩幼兒的特質之陳述既廣泛且多樣,惟以和學習、情緒行為及動作發展相關之特質較常被提及,其中尤以「學習方面跟不上」為回答率最高的一項特質。(3)生物因素和環境因素同時被教師視為發展遲緩的可能成因,其中,家庭因素是最主要的環境因素,學校因素則鮮少為教師提及。(4)多數教師認為發展遲緩乃一傘狀的廣泛類別名詞,可以含括其他的特教類別;而教師對發展遲緩和其他特教類別的關係思辨,則可歸納出徵狀、教育成效、成因、可確定性、療育方法和標的對象等六大概念向度,其中以徵狀區辨的觀點最為普遍。(5)依據發展遲緩幼兒特徵量表填答結果顯示,一般性描述較特定問題更易被教師評定為發展遲緩的典型特徵,典型性最高的前三項特徵為:發展程度落後同齡幼兒、粗大動作能力差和智力低於常態水準。
    本研究以半結構式個別晤談法與自編之發展遲緩幼兒特徵量表,探討幼稚園教師對於「發展遲緩」的概念內涵,研究對象為52 名台北市公、私立幼稚園大班的教師,資料經內容分析與統計處理後,主要的研究發現如下:(1)教師對發展遲緩的定義傾向於「幼兒自身(within-child)」模式而非「交互作用(interaction)」模式,多數教師從常模參照、發展和徵狀的觀點來解讀發展遲緩,最普遍的定義元素是「發展落後於同齡幼兒」。(2)教師對發展遲緩幼兒的特質之陳述既廣泛且多樣,惟以和學習、情緒行為及動作發展相關之特質較常被提及,其中尤以「學習方面跟不上」為回答率最高的一項特質。(3)生物因素和環境因素同時被教師視為發展遲緩的可能成因,其中,家庭因素是最主要的環境因素,學校因素則鮮少為教師提及。(4)多數教師認為發展遲緩乃一傘狀的廣泛類別名詞,可以含括其他的特教類別;而教師對發展遲緩和其他特教類別的關係思辨,則可歸納出徵狀、教育成效、成因、可確定性、療育方法和標的對象等六大概念向度,其中以徵狀區辨的觀點最為普遍。(5)依據發展遲緩幼兒特徵量表填答結果顯示,一般性描述較特定問題更易被教師評定為發展遲緩的典型特徵,典型性最高的前三項特徵為:發展程度落後同齡幼兒、粗大動作能力差和智力低於常態水準。
    本研究以半結構式個別晤談法與自編之發展遲緩幼兒特徵量表,探討幼稚園教師對於「發展遲緩」的概念內涵,研究對象為52 名台北市公、私立幼稚園大班的教師,資料經內容分析與統計處理後,主要的研究發現如下:(1)教師對發展遲緩的定義傾向於「幼兒自身(within-child)」模式而非「交互作用(interaction)」模式,多數教師從常模參照、發展和徵狀的觀點來解讀發展遲緩,最普遍的定義元素是「發展落後於同齡幼兒」。(2)教師對發展遲緩幼兒的特質之陳述既廣泛且多樣,惟以和學習、情緒行為及動作發展相關之特質較常被提及,其中尤以「學習方面跟不上」為回答率最高的一項特質。(3)生物因素和環境因素同時被教師視為發展遲緩的可能成因,其中,家庭因素是最主要的環境因素,學校因素則鮮少為教師提及。(4)多數教師認為發展遲緩乃一傘狀的廣泛類別名詞,可以含括其他的特教類別;而教師對發展遲緩和其他特教類別的關係思辨,則可歸納出徵狀、教育成效、成因、可確定性、療育方法和標的對象等六大概念向度,其中以徵狀區辨的觀點最為普遍。(5)依據發展遲緩幼兒特徵量表填答結果顯示,一般性描述較特定問題更易被教師評定為發展遲緩的典型特徵,典型性最高的前三項特徵為:發展程度落後同齡幼兒、粗大動作能力差和智力低於常態水準。
    本研究以半結構式個別晤談法與自編之發展遲緩幼兒特徵量表,探討幼稚園教師對於「發展遲緩」的概念內涵,研究對象為52 名台北市公、私立幼稚園大班的教師,資料經內容分析與統計處理後,主要的研究發現如下:(1)教師對發展遲緩的定義傾向於「幼兒自身(within-child)」模式而非「交互作用(interaction)」模式,多數教師從常模參照、發展和徵狀的觀點來解讀發展遲緩,最普遍的定義元素是「發展落後於同齡幼兒」。(2)教師對發展遲緩幼兒的特質之陳述既廣泛且多樣,惟以和學習、情緒行為及動作發展相關之特質較常被提及,其中尤以「學習方面跟不上」為回答率最高的一項特質。(3)生物因素和環境因素同時被教師視為發展遲緩的可能成因,其中,家庭因素是最主要的環境因素,學校因素則鮮少為教師提及。(4)多數教師認為發展遲緩乃一傘狀的廣泛類別名詞,可以含括其他的特教類別;而教師對發展遲緩和其他特教類別的關係思辨,則可歸納出徵狀、教育成效、成因、可確定性、療育方法和標的對象等六大概念向度,其中以徵狀區辨的觀點最為普遍。(5)依據發展遲緩幼兒特徵量表填答結果顯示,一般性描述較特定問題更易被教師評定為發展遲緩的典型特徵,典型性最高的前三項特徵為:發展程度落後同齡幼兒、粗大動作能力差和智力低於常態水準。
    關聯: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5卷1期,頁155-180
    顯示於類別:[特殊教育學系] 期刊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在uTaipei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如有問題歡迎與系統管理員聯繫
    02-23113040轉2132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