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914/17082 (11%)
造訪人次 : 3944575      線上人數 : 100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4425


    題名: 卡格-埃勒特「夏康舞曲」之綜觀與分析-選自作品107,第30 首
    作者: 江淑君
    貢獻者: 臺北市立大學音樂學系
    關鍵詞: 齊格弗里德·卡格-埃勒特;夏康舞曲(chaconne);後期浪漫樂派
    日期: 2015-01
    上傳時間: 2015-08-25 10:59:41 (UTC+8)
    出版者: 臺北市:臺北市立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摘要: 後期浪漫時期德國作曲家齊格弗里德·卡格-埃勒特 (Sigfrid Karg-Elert, 1877-1933)
    的長笛作品為後期浪漫樂派重要的長笛曲目,其獨奏作品:《30 首綺想曲,作品107》
    (30 Caprices, op. 107)為長笛之重要的音樂風格練習曲,如同帕格尼尼之24 首綺想曲
    之於小提琴。在卡格-埃勒特的生涯中,橫跨了浪漫樂派並銜接至二十世紀現代樂派,
    師承自萊比錫音樂學院的他,以德國浪漫樂派自許,並結合印象樂派與豐富和聲之
    神祕主義,融合為他個人特有之音樂風格。
    為長笛獨奏而作的《30 首綺想曲》(30 Caprices, op. 107)一冊共30 首,分別創作
    於1918-1919 年,因為其豐富的音樂內涵,多有國際比賽自其中選取部分為指定曲,
    尤其以最後一首:《夏康舞曲》最為常見。此曲可自成一首獨奏曲,融合巴洛克夏康
    舞曲之變奏曲曲式,巧妙的結合後期浪漫和聲與華麗的技法,得完整的呈現演奏者
    的音樂內涵與專業技術的掌握度,成為跨入國際比賽的標竿型曲目
    本文由卡格-埃勒特之生平與求學經歷出發,以了解其創作思維與萊比錫音樂歷
    史地域性特色;並探討巴洛克時期之「夏康舞曲」的特性;再研究探討第30 首練習
    曲之頑固低音和聲,並加以分析探討,進而得由全方位的面向深入了解此曲的音樂
    演奏及教學實務,並期將此研究結果延伸至更廣之卡格-埃勒特之音樂演奏實務,提
    升長笛演奏技能與教學深度。
    關聯: 通識學報,第1期,P.69-88
    顯示於類別:[出版品] 通識學報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4.pdf1048KbAdobe PDF2310檢視/開啟


    在uTaipei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如有問題歡迎與系統管理員聯繫
    02-23113040轉2132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