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
傑夫‧孔斯(Jeff Koons,1955~)作品中的怪意歡騰:以充氣汽球玩具系列為例 |
蔡金燕 |
|
2007 |
從米瑞恩‧夏比若1970年後圖案與裝飾藝術的作品探究後現代藝術 |
賴靜平 |
|
2007 |
後現代建築─西班牙畢爾包古根漢博物館(Guggenheim Museum Bilbao) |
林淑芳 |
|
2007 |
談網路藝術中觀者與作品的互動:以雪莉‧傑克森(Shelly Jackson)的作品<The Body>為例 |
林佩萱 |
|
2007 |
音樂與數位影像藝術的結合:以克理斯‧康寧漢(Chris Cunningham)的MV數位藝術創作為例 |
葉盈均 |
|
2007 |
學校行政 |
秦夢群; 朱子君; 黃旭鈞; 郭昭佑; 何宣甫; 湯志民; 林偉人; 葉連祺; 濮世緯; 陳錫珍 |
|
2007 |
先進國家的性別平等法制與推動策略-以美、英、加、澳四國性別主流化政策為例 |
蔡志恆; 方凱弘; 黃煥榮 |
|
2007 |
日常生活中的歷史 |
張弘毅 |
|
2007 |
攜手同行、邁向專業-國小教學導師與夥伴教師互動歷程與專業成長故事 |
張德銳; 簡賢昌; 李博緯; 高紅瑛; 李建民; 丁一顧 |
|
2007 |
校本教學輔導模式之建構-以臺北市教學輔導教師制度為例 |
丁一顧; 張德銳 |
|
2007 |
認知教練法實施對國小校長五種心知策略影響之研究(I) |
丁一顧 |
|
2007 |
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文化關係之研究:以臺北市教學導師辦理學校為例 |
丁一顧 |
|
2007 |
臺北市中等學校教學教師制度九十六學年度實施成效與困境之研究 |
丁一顧; 張德銳 |
|
2007 |
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學教師制度九十六學年度實施成效與困境之研究 |
丁一顧; 張德銳 |
|
2007 |
科學影音研究人才培訓班---以從紀錄國小太陽能與風力發電發展出發編製教育推廣用之動畫繪本 |
古建國 |
 |
2007 |
寒潮爆發之探討:羅士比波列與非平行流正壓不穩定的影響 |
洪志誠; 賈新興 |
|
2007 |
臺灣寒潮之長期分析 |
洪志誠; 陳珍瑩; 賈新興 |
|
2007 |
On the asymmetry of Indian Ocean Dipole. |
洪志誠; Chi-Cherng Hong; T. Li |
|
2007 |
Asymmetry between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Phases of the Indian Ocean Dipole. |
洪志誠; Chi-Cherng Hong; T. Li |
|
2007 |
月、季定量降水預報技術之研發與應用 |
陳正達; 鄒治華; 曾仁佑; 洪志誠 |
 |
2007 |
東亞氣候之多重尺度交互作用---雲/輻射效應於東亞地區的分析與NTUGCM的模擬研究----從日夜變化到季節特徵 |
柯文雄; 洪志誠 |
 |
2007 |
再概念課程觀的評價 |
楊龍立 |
|
2007 |
九年一貫課程人權教育議題規劃歷程:理想與實踐的對話 |
湯梅英 |
|
2007 |
向在家自行教育的家長致敬-並提出一些提醒 |
但昭偉 |
|
2007 |
「邁向一流大學」關注面向與執行策略 |
卯靜儒; 許添明; 但昭偉; 陳佩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