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
教育部 教育Wiki 建置暨推廣計畫 |
黃思華 |
|
2012 |
網路式專題導向學習對國小學童幾何思考層次影響之研究 |
黃思華 |
|
2012 |
互動網路化專題式學習系統之建置與評估 |
劉遠楨; 黃思華 |
|
2012 |
「攜手計畫-課後扶助」補救教學個案研究—師培生的參與經驗 |
張純 |
|
2012 |
教師教學專業成長社群 |
張純; 幸曼玲 |
|
2012 |
明人文集中《春秋》學資料探論 |
張曉生 |
|
2012 |
《論語》二三子的探討 |
何永清 |
|
2012 |
人文地景中的戀歌—─《全唐詩》瀟湘意象析論 |
梁淑媛 |
|
2012 |
臺灣鸞賦之敘事研究 |
梁淑媛 |
|
2012 |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101學年度第1 學期特色課程(群)暨遠距教學補助計畫 |
梁淑媛 |
|
2012 |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全校課程改革暨開設跨領域學程及特色課程」 計畫二強化學生學習成效子計畫 |
梁淑媛 |
|
2012 |
〈「酒」字再辨〉 |
吳俊德 |
|
2012 |
台灣歌仔戲之跨文化編創─以「一心歌仔戲劇團」新作為例 |
楊馥菱 |
|
2012 |
從西方浮士德到東方狂魂—戲曲改編文本之比較研究 |
楊馥菱 |
|
2012 |
現代國語讀音不規則演變的因素與潛規則 |
張淑萍 |
|
2012 |
將錯就錯?--論國語讀音誤讀從俗成正讀的普遍性 |
張淑萍 |
|
2012 |
先天全盲視障者識字教育教材開發計畫 |
張淑萍 |
|
2012 |
從《廣韻》到國語—漢語讀音不規則分化的類型研究 |
張淑萍 |
|
2012 |
論莊子內聖外王的必然性 |
吳肇嘉 |
|
2012 |
The form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ommunities under the social capital concept in Elementary School. |
徐榮崇; Hsu, Jung-Chung |
|
2012 |
單一整合型計畫-因應氣候變遷策略價值倫理探討與金門島在地化課程之建構與影響( II ) |
王順美; 魏秀珍; 徐榮崇; 古建國; 林歐貴英; 劉華嶽 |
|
2012 |
從社會資本概念探討基督教會對海外臺灣移民生活適應之影響-以布里斯本、溫哥華與洛杉磯為例 |
徐榮崇 |
|
2012 |
客家文化中的韓愈-兼論唐與五代粵東的漢人拓殖 |
王怡辰 |
|
2012 |
文化產業政策推展與民眾參與認同之研究-以2012 年北台灣媽祖文化節遶境活動為例 |
林谷蓉; 張政亮 |
|
2012 |
Two types of El Nino and its associated TC genesis over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
鐘珮瑄; Chung, Pei-Hsuan; Li, Tim |
|
2012 |
年代際海溫背景場變化與聖嬰發展之研究 |
鐘珮瑄; 隋中興 |
|
2012 |
鋼琴室內樂-音樂專業人才培育的新思維 |
林公欽 |
|
2012 |
支援學生創作的網路協作平台與策略的研發( II ) |
何貴良; 林煥祥 |
|
2012 |
當代版畫藝術教育課題 |
林雪卿 |
|
2012 |
承先啟後─十青版畫會 |
林雪卿 |
|
2012 |
我國大學入學美術術科考試制度的發展、命題與招生成效之研究 |
高震峰; 趙惠玲 |
|
2012 |
幼兒互動式數概念遊戲數位教材設計與互動教具開發 |
魏惠貞; 李來春 |
|
2012 |
自然連結融入小學互動式英語數位教具之研究與開發(I) |
魏惠貞; 李來春 |
|
2012 |
結合感性工學與Sifteo學具於互動式幼兒情緒遊戲內容之設計研究(I) |
魏惠貞; 李來春 |
|
2012 |
幼兒園之數位照護保母概念設計 |
魏惠貞; 李來春; 黃榮堂 |
|
2012 |
由英語為共通語探討語音差異與詞彙表徵建立之關係 |
胡潔芳 |
|
2012 |
Father/male involvement in young children's lives: An international analysis |
Ho, H-Z; Ko, C-T; Tran, C. N; Phillips, J.; Chen, W-W. |
|
2012 |
得心應手:幼兒手部動作教學活動(網路版) |
蔡昆瀛; 黃淑萍; 劉欣欣; 許瓊理; 胡智坤 |
|
2012 |
國立大學校院附屬國民中小學特殊教育班評鑑報告--緒論 |
蔡昆瀛 |
|
2012 |
我國特殊教育法規內容分析專案計畫成果報告 |
蔡昆瀛 |
|
2012 |
幼兒教育。載於王如哲主編,教育政策綱領之研究 |
王如哲主編; 幸曼玲; 王如哲主編; 幸曼玲; 陳妙娟 |
|
2012 |
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實踐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的轉變 |
李昭明; 幸曼玲; 周于佩; 李碧玲 |
|
2012 |
在地取材幼教課程的教學思考:以金門縣風獅爺為例 |
李昭明; 李碧玲; 幸曼玲 |
|
2012 |
全球在地化觀點的「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 |
周于佩; 幸曼玲; 李昭明; 李碧玲 |
|
2012 |
Young children’s peer experiences: The impact of gender composition and group size of peer context |
Chin, Jui-Chih; 金瑞芝 |
|
2012 |
Young children's trust beliefs in peers:The relations to child characteristics and peer interactive behaviors |
Chin, Jui-Chih; 金瑞芝 |
|
2012 |
閱讀研究議題六:語言脈絡與閱讀理解歷程:跨領域的探究-閱讀研究議題六:語言脈絡與閱讀理解歷程:跨領域的探究 |
曾玉村; 連啟舜; 陳欣進; 陳修元; 張榮興; 周泰立 |
|
2012 |
臺灣華語教師的心聲:華語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探討 |
賴雅俐; 許尤芬 |
|
2012 |
國小英語讀者劇場:理論探討與教學實務經驗分享 |
賴雅俐; 許慧珍; 許月玫 |
|
2012 |
Repeated Interactive Read-Alouds for Struggling Readers: Method, Material, and Evidence |
Yang, Lichung; 楊麗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