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9135
|
题名: | 人體的圖像性 |
作者: | 林子龍 |
贡献者: |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藝術學系 |
日期: | 2013-07 |
上传时间: | 2013-08-13 13:56:55 (UTC+8) |
出版者: | 臺北市: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務處通識教育中心 |
摘要: | 當學生在練習描繪一位人體模特兒時,相信都聽過老師這樣的要求:得先掌握人體的結構,比例形狀才畫的準確。但是每個人長像不同,身材體型也不同,那麼不同人之間的身體結構會是相同的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不然醫生就沒辦法替不同的人看病了。問題是不同個體之間的共同結構是如何被經驗補捉出來的?本篇論文主要的學理內容是節錄自作者本人的著作「圖像性的符號學」一書,主要是在探討人體圖像的結構概念是什麼,本文把這種結構概念的認知稱為圖像性,透過對這種圖像性認知的理解,去建立人體圖像的知識論基礎。 |
關聯: | 通識學刊,創刊號─藝術教育,P.85-102 |
显示于类别: | [publications] 通識學刊
|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
大小 | 格式 | 浏览次数 |
1-7.pdf | 1660Kb | Adobe PDF | 860 | 检视/开启 |
|
在uTaipei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