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8522
|
題名: | 拉薩大昭寺與小昭寺的歷史地位:兼論文成公主與金城公主對漢藏關係影響 |
作者: | 耿振華 |
關鍵詞: | 唐代少數民族文化 和親 西藏史 大昭寺 小昭寺 |
日期: | 2011-12-02 |
上傳時間: | 2013-05-22 09:14:49 (UTC+8) |
摘要: | 大昭寺與小昭寺均始建於七世紀吐蕃王朝贊普松贊幹布時期。大昭寺位於拉薩古城中心,傳說拉薩得名源自大昭寺;小昭寺位於大昭寺知北,後世成為西藏佛教格魯派上密院喇嘛聚會誦經之地。二寺皆以所供奉的釋迦牟尼佛等身像出名,並皆列為文化保護單位;大昭寺在2000年已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寺中仍有唐代的壁畫及樑柱;唐代興建的小昭寺則毀於火災,現存的小昭寺被認為是藏傳佛教後弘期的建築。如同紀念尼泊爾赤尊公主的大昭寺,正門朝向西面尼泊爾;小昭寺也保留紀念大唐文成公主原有的格局,正門朝向東面大唐長安城。松贊幹布將拉薩定為首都之後,歷代政權都在拉薩大昭寺及小昭寺不遺餘力的維修擴建,西藏重要事件或人物都與寺中建築、雕塑、壁畫、唐卡等藝術文物息息相關;因此,深入瞭解兩寺的古蹟文物,方能透徹瞭解西藏的歷史與文化。唐代和親吐蕃的文成公主與金成公主,和親的時間雖然相隔七十年,卻都相同的在西藏居住長達三、四十年之久,不僅直接對大昭寺與小昭寺的建置和擴建有具體的貢獻,對於當代的唐、蕃關係和後代的漢、藏關係有無可取代的影響。本文以漢、藏關係更有無可取代的影響。本文以漢、藏史料及石碑刻文澄清文成公主與金城公主在大昭寺與小昭寺相關傳說與歷史上爭議,進而歸結唐代兩位至吐蕃和親的公主,對於漢、藏關係的實際影響。 |
關聯: | 2011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史地學術研討會,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國家圖書館,2011-12-02 |
顯示於類別: | [歷史與地理學系] 會議論文
|
在uTaipei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