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7538
|
Title: | 《山海經.大荒經.大荒北經》「射者不敢北向(鄉)」新說-兼析《山海經》中幾個與射獵禁忌相關的方向詞 |
Authors: | 鄒濬智 |
Contributors: | 中央警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
Keywords: | 《山海經》 新證 楚文字 古文字 |
Date: | 2012-12 |
Issue Date: | 2013-03-27 10:11:48 (UTC+8) |
Publisher: |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儒學中心 |
Abstract: | 《山海經》的成書極大可能成書於楚人之手,這對理解書中滯礙難通的文句是一條重要的線索。譬如《山海經‧大荒北經》有「射者不敢北向(鄉)」,指在外射獵 者不敢北向共工之臺,但這並未說明在共工之臺北、東、西向的獵者何以不用畏懼之。 但查楚文字「昔」有可能裂解做「北向」二字,如此則本句可能原作「射者不敢昔」, 「昔」讀作「斮」,有「破壞」的意思。全句謂:「因為射者畏懼(共工之臺),所 以不敢破壞之」。而成篇時間較〈大荒北經〉要晚的〈海外北經〉所記「不敢北射, 畏共工之臺」,「北」字係受到出現錯詞版本的〈大荒北經〉影響而產生的衍文。 又如《山海經‧大荒西經》亦記有射者所不敢西面的「軒轅之臺」。「西」及「向」 二字音雖稍遠,但在楚方言裡具通假條件—〈大荒西經〉裡之所以衍出「西」字, 可能是在當時流傳的各種《山海經》版本中,一作「射者不敢向」,一作「射者不敢 西」(「西」字通「向」),後人整理合抄時不查,併為「射者不敢西向」;又或者 「西」字為注「向」字異文之標音文字,但後來的傳抄者不查而誤入正文。至於〈海 外西經〉所見「不敢西射」中多出來的「西」字,當係受到成書略早的〈大荒西經〉 「射者不敢向西」影響。 |
Relation: | 儒學研究論叢,第五輯,p.115-130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Arts] 儒學研究論叢
|
Files in This Item: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
All items in uTaipei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