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7495
|
題名: | 郭明昆的生平及其《儀禮.喪服》的研究 |
作者: | 葉純芳 |
貢獻者: |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兼任助理教授;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外國人研究員 |
關鍵詞: | 臺灣儒學家 郭明昆 儀禮 喪服 五服 |
日期: | 2008-12 |
上傳時間: | 2013-03-27 10:10:56 (UTC+8) |
出版者: |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儒學中心 |
摘要: | 1895年至1945年,是臺灣歷史上的「日治時期」。即使日本在此時期的臺灣執行義 務教育,甚至在統治後期施行「皇民化運動」,但是中國傳統的私塾仍偷偷地在臺灣存 在著,當時許多漢人父母讓子女在課餘時間到私塾跟著漢文老師學四書五經,作詩寫 文,奠定了最基本的經學基礎。雖然殖民政府的政策不希望殖民地的人民受到太高的 教育,高等教育主要針對在臺日人而設置,但也阻止不了人類與生俱來的求知能力, 仍有少部分優秀的臺灣人受過高等的教育。在總督府不鼓勵臺人子弟學習人文學科與 受日本文化影響的前提下,臺灣青年較多就讀師範學校或醫學校。與此同時,臺人子 弟留學日本形成一種風氣,郭明昆(1905-1943)即是其中之一。他由商業專門學校 預科畢業後,接著留學早稻田高等學院哲學系,思想深受研究社會哲學的關與三郎教 授、東洋哲學的津田左右吉(1873-1961)教授的影響,專攻中國上古社會史,由社 會學的角度來探討中國的家族制度。相對於醫科、法科的留學生,他的選擇在當時來 說,是一條孤獨而毫無利益可言的道路。 1931年3月,他大學畢業,畢業論文為〈《儀禮‧喪服》考〉。之後,受津田教授的 邀約,至東京繼續從事研究工作,完成〈「喪服」經傳考〉的撰寫。明年,妻黃春過世。 十一月二十二日,全家搭乘從神戶出發的「熱河丸」客輪,返臺灣途中被美軍潛水艇 擊沉,年僅三十九歲的郭明昆,與其長女文愛、次女文昭及長男鍾榕全數罹難。 二次世界大戰後,明昆的遺稿由好友李獻璋蒐集彙整,與津田教授開始積極連絡 出版商相談出版郭明昆論文集相關事宜,終於在1962年正式出版郭明昆的遺稿──《中 國の家族制及び言語の研究》。歷來沒有任何研究郭明昆學術的文章,不過他的遺稿與 生平資料,幸賴李獻璋為其保存,編成《中國の家族制及び言語の研究》一書。 本文主要整理郭明昆的生平事蹟,同時探討郭明昆研究《儀禮‧喪服》的方法與 成果。 |
關聯: | 儒學研究論叢,專號,p.163-178 |
顯示於類別: | [人文藝術學院] 儒學研究論叢
|
在uTaipei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