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versity of Taipei:Item 987654321/7410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922/17135 (11%)
造访人次 : 4502724      在线人数 : 140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7410


    题名: 台灣的天然災害防災教育現況及未來規畫
    作者: 許民陽
    贡献者: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
    关键词: 天然災害
    防災教育
    災害調適
    日期: 2012-07
    上传时间: 2013-03-11 10:12:24 (UTC+8)
    摘要: 在地體構造上台灣位於菲律賓板塊與歐亞板塊的接觸帶,板塊的碰撞擠壓,亦使得台灣的地形陡峻,地層破碎,活動斷層多,地震頻仍。在地裡位置上處於副熱帶季風氣候區,每年五、六月的梅雨季節、六至十一月間的颱風季,常挾帶強風與豪雨造成各種災害。
    因此地震、颱風、水災、坡地(土石流)就成為台灣最主要的天然災害,對社會造成的直接損失,每年即高達三百億元。
    但若能落實防災教育的工作,平時做好減災預防,災時做好有效因應措施,強化學校及社會整體抗災能力,即可減少天然災害造成的損失,對社會繁榮與安定有相當大的貢獻。
    1999年9月21日集集大地震後,台灣正式啟動防災教育,主要重點及目前現況為成立各地(北、中、南、東部)防災中心,調查各地區學校的災害潛勢及校園防災規畫,進行防災素養檢測,防災種子教師培育規畫,編輯在地化防災教材,建置防災數位學習平台,建立防災教育考評機制,辦理防災避災演練,徵求防災深耕學校等。歷經十年的有系統推動,已有豐碩的成果,其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影響各級學校及學生的各級防災教材的編制審定的工作。並已完成幼教、1-2年級、3-4年級、5-6年級、7-9年級、高中職、社會成人等七類別共十三本防災教材,供各階段學程及民眾使用,並放置於教育部「防災數位學習平台」供閱覽及下載。
    未來的規劃為各級學校均須編寫「校園防救災計畫」,繪製防災地圖,進行防災整備防災疏散演練,並納入學校環境安全、衛生評鑑的項目,規畫每校均認證合格的防災教師或環境教育人員。為因應全球氣候變遷產生的各項天然災害,教育部今年起也嘗試啟動「災害調適教育」,因此災害調適與應變,未來也會成為防災教育的重點。
    显示于类别:[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學系(含環境教育與資源碩士班)] 研究計畫or研究報告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MX-M310N_20130322_150547.pdf78KbAdobe PDF978检视/开启


    在uTaipei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如有問題歡迎與系統管理員聯繫
    02-23113040轉2132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