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6515
|
Title: | 大陸濟體制轉型下政府作為之分析 |
Authors: | 徐淑敏 |
Keywords: | 大陸經濟改革 政府作為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中國特色 |
Date: | 2002-12 |
Issue Date: | 2012-09-21 |
Publisher: |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社會科教育研究所 |
Abstract: | 1978年中國大陸進行經濟改革的調整過程中,政府對於市場的干預作為,以及其效果,成為眾所矚目的指標。以自由放任為核心觀念的市場經濟,建立了西方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豐碩成果。在人類歷史發展的目前階段,任何國家的治理都需要政府權力的存在與運作,政府干預亦成為不可或缺的作為。中共實行經濟改革以來,大幅調整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並以「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為中心目標,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便是「中國特色」的顯著代表。中共經濟發展趨向,無可避免的衍伸了足以動搖政權穩定性的顧慮。經研究發現,中共為達到經濟改革與政權穩定兩項無一可偏廢的政策目標下,只能藉由宏觀調控與微觀調控以調適因應。中共當局控制能力掌握的轉變,不僅顯現於地方經濟分權的擴大,同時也可能波及政治以及個人自由的面向。中共為維持其政府的自主性能力,將會在兩種分歧與矛盾之間,謹慎觀察各個系統之間的互動關係與層度,亦即中共僅能以限制諸如自由市場等次級系統在臨界線之下的發展,使之不對整體政治控制能力造成破壞,從而維繫政權的控制。 |
Relation: | 市師社教學報 第一期 頁23-38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Publications] 市師社教學報(第1-3期)
|
Files in This Item: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
All items in uTaipei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