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3600/17059 (21%)
造訪人次 : 429782      線上人數 : 63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6241


    題名: 諾貝爾計劃之探討實驗用藥品處理法(三)
    作者: 王佩蓮
    陳錦雪
    日期: 1991-05
    上傳時間: 2012-05-01 14:38:12 (UTC+8)
    出版者: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中心
    摘要: 毒物學裡有一句名言:「所有物質都是毒物,但不是每一種都有毒,只是劑量的差別。」,因此不要誤以為可食用的東西就沒有毒性,治病的藥也能成為致命的藥;維持體內鈉離子平衡的食鹽(氯化鈉),也會因為攝取過量而導致中毒(它的LD50是4g/kg),或是引起身體原有的疾病更加惡化,如:腎臟病、心臟病和高血壓患者,都不適合多攝取。因此建立正確使用藥物的觀念,在我們這個充斥著成藥的社會是必需的。對化學藥品有正確的認誡更是確保實驗室安全的先決條件。
    關聯: 市師科學教育季刊
    7期
    頁9-21
    顯示於類別:[科學教育中心] 市師科學教育季刊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在uTaipei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如有問題歡迎與系統管理員聯繫
    02-23113040轉2132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