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5548
|
題名: | 運動輔助訓練對改善巴金森氏症病人生活品質之影響 |
作者: | 戴秋萍 吳逸如 |
關鍵詞: | 巴金森氏症 運動輔助 生活品質 |
日期: | 2009-06 |
上傳時間: | 2011-12-08 14:10:39 (UTC+8) |
出版者: |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師資培育暨就業輔導中心 |
摘要: | 醫療科技、公共衛生的進步與生活水準的提升,使得國人平均壽命逐年延
長,使得臺灣的疾病型態已進入慢性疾病為主要之醫療健康問題,巴金森氏症就
是一種老人常見的中樞神經退化疾病之一。巴金森氏症主要病理變化多半是因為
中腦黑質組織內的多巴胺神經細胞退化死亡所導致。「巴金森氏症」臨床上典型
的病症是以顫抖、僵硬、運動遲緩及姿態不穩等運動障礙為主。
本研究目的:為探討經由運動輔助訓練後,對於巴金森氏症患者的生活品質
之改變差異情形。研究方法:本研究採立意取樣的方式,由專業腦神經內科醫
師鑑別診斷,確定為侯葉指標第一級及第二級原發性巴金森氏症病人。研究以
問卷調查方式來進行資料收集。每位受試者需接受巴金森氏症生活品質問卷量表
PDQ-39來作測驗評估。受測者透過十二週的運動輔助訓練實施,運動頻率為每週
一次在院共同活動及個人每天早、晚一~二小時的居家自我訓練。完成十二次的訓
練之後,受測者再次進行訓練後的評估。
研究結果:本研究共蒐集7位原發性巴金森氏症患者(平均年齡= 59.4 ± 7.5
歲;4男、3女),平均罹病時間為4.3年。本研究之結果其生活品質之前、後測成
績分別為64.4 ± 31.8及44.5 ± 25.8,其p=.00,達到.05的顯著水準。本研究結果顯
示運動輔助訓練後巴金森氏症生活品質量表的總分平均值確實有下降,顯示運動
輔助訓練可能有顯著的改善生活品質情形,值得未來繼續投入研究確認其效益及
探討機制。 |
關聯: | 國教新知 56卷2期 頁64-73 |
顯示於類別: | [出版品] 國教新知(45卷2期~60卷2期)
|
在uTaipei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