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versity of Taipei:Item 987654321/5227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914/17082 (11%)
造访人次 : 3925721      在线人数 : 94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5227


    题名: 花生葉燒病菌侵染花生之研究
    Studies on the Peanut Disease Caused by Leptosphaerulina Crassiasca
    作者: 吳美麗
    日期: 1994-06
    上传时间: 2011-12-07 13:22:11 (UTC+8)
    出版者: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
    摘要: 花生葉燒病和花生椒點病是由同一種病原菌─花生葉燒病菌所引起的病害。該種病原菌並不產生無性的分生孢子,僅靠有性生殖產生子囊孢子。根據民國82年在台灣雲林地區的花生田間調查,已被忽視的花生葉燒病和花生椒點病,仍普遍存在花生田間。本菌子囊孢子具有兩種型式,一種為「磚格狀子囊孢子」,另一種為「多隔的子囊孢子」。根據觀察顯示,侵害花生的接種原,大多為多隔的子囊孢子。此種子囊孢子由子囊內射出前即具有黏液狀物質,靠此物質子囊孢子緊附花生葉片上。接踵原在接觸寄主葉片2至4小時,即可直接穿入寄主上表皮的角質層與表皮細胞的細胞壁。病原菌在葉肉組織內生長,三天後,即在葉片上產生椒點病徵,該菌在寄主表皮細胞只形成「細胞內菌絲」卻在葉肉組織無論薄壁細胞或維管束鞘的細胞之間形成「細胞間菌絲」。侵害之後,繼續於葉肉上半部組織生長繁殖,形成瓶狀的假囊殼,完成病原菌的生活史。
    關聯: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
    25期
    231-248
    显示于类别:[研究發展處]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 (19-36卷1期)

    文件中的档案:

    没有与此文件相关的档案.



    在uTaipei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如有問題歡迎與系統管理員聯繫
    02-23113040轉2132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