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3600/17059 (21%)
造訪人次 : 429998      線上人數 : 65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4045


    題名: 社會重建課程的理念與實踐:覺醒、增能與行動
    作者: 陳麗華(主編)
    貢獻者: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日期: 2006-09-19
    上傳時間: 2011-03-24 14:37:47 (UTC+8)
    出版者: 五南
    摘要: [簡介](資料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
    社會重建主義是「危機哲學」,也是「希望哲學」,在1930年代,它源起於經濟危機之中,提出烏托邦式的改革想像,賦予人類對教育無窮的希望。在不同的時期,社會重建主義者的理念,經過後世學者再概念化後,以不同的面貌出現,持續發揮影響力,帶出改革的希望。

      本論文集就「社會重建課程」中數個重要主題發揮,共收錄24篇文章,另加3篇譯稿,共27篇,分別歸類在「紮根本土」、「全球取經」、「在地全球化」,以及「社會重建新視野」四大主題。期望華人讀者對於「社會重建課程」能有基礎的、在地的、全球的,以及前瞻的多元視野。

      書中各篇呈現出國內外學者從不同角度的思維,及不同教育場域的實踐,勇敢而堅定的回應George S. Counts在1932年的大哉問:”Dare the School Build a New Social Order?”。希望本論文集讓智性的激辯與感性的激盪持續,讓讀者自己來回應這個歷久彌新的問題:學校敢於建立新的社會秩序嗎?
    顯示於類別:[學習媒材設計學系(含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專書/專書篇章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在uTaipei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如有問題歡迎與系統管理員聯繫
    02-23113040轉2132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