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3778
|
題名: | 濕地生態教學對學生生態保育概念及態度、行為之研究 |
作者: | 傅千芳 吳美麗 |
貢獻者: |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環境教育與資源研究所 |
關鍵詞: | 生態保育教學 觀查法 |
日期: | 2009-10 |
上傳時間: | 2011-03-17 09:33:29 (UTC+8) |
摘要: | 本研究目的是以利用淡水河畔公園為教學場域,設計濕地生態保育教材,進行六個教
學活動,來探討濕地生態教學對國小四年級兒童生態保育概念學習之成效、生態保育態度
以及行為之影響。
本研究採單一組前後測設計,是質與量並重的研究。本研究特色是採環境行為觀察
法,利用觀察員在戶外教學時觀察紀錄,所得的這些資料來分析學生表現出來的真正行
為。
從量化資料分析的結果發現:學生在生態保育概念測驗與生態保育量表前、後測得
分,進行成對樣本T考驗分析後,達到顯著性差異(p<0.05),且其後測分數高於前測平均
分數,因此,本研究顯示:濕地生態教學提升國小四年級學生在「生態保育概念」的學習
成效、以及此教學對學生的「生態保育態度」有正面影響。
從質性資料分析發現濕地生態保育教學讓低、中、高分群的學生在尊重生命與愛護棲
地有正向的影響。中、高分群學生能表現較正向的「生態保育行為」,而低分群的學生在
學習能力和愛護環境的行為表現比較差,但是經過訪談和學生學習檔案,可以看出他們已
經有正向的生態保育之行為意向。
本次研究於95年完成,根據本次研究的發現,研究者建議未來教師可以利用戶外教
學,提昇師生學習生態保育概念的興趣;多利用觀察法可以實際了解學生的真正想法與作
為;教學時必須設計具體的體驗活動,才能協助中年級學生學習濕地概念;並且加入一些
生態保育觀念,可以加深學生對家鄉環境的認同感。 |
關聯: | 教師天地 162 P.26-33 |
顯示於類別: | [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學系(含環境教育與資源碩士班)] 期刊論文
|
在uTaipei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