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2249
|
題名: | 博物館「美術」館與畫廊的互動 Creat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Museums and Profit-making Galleries |
作者: | 黃光男 |
貢獻者: |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 |
關鍵詞: | 博物館 美術館 畫廊 |
日期: | 1998-05-01 |
上傳時間: | 2009-07-21 09:45:24 (UTC+8) |
摘要: | 一般認為,博物(美術)館與(商業)畫廊,無論是藏品管理和展示功能上,皆具有不同的意義與目的。實務上,博物(美術)館與(商素)畫廊對藝術(品)及藝術發展的興趣和關切,卻多有重疊。如何探尋彼此的差異與關聯,以促成博物(美術)館本身的業務順利進行之外,對於博物(美術)館生態發展及其「周邊問題」的探討與觀察,亦是筆者從事十餘年的美術行政工作期間重視和關心的問題。
本文分別就博物(美術)館典畫廊的專業定位與角色,以及從市場導向談博物(美術)館與畫廊的功能等方面,探討彼此角色功能的差異,並尋求其交集與關聯性。其後,從博物(美術)館館長與畫廊經理人的特質和條件,論述博物(美術)館與畫廊的互動關係。
博物(美術)館與畫廊同時扮演著文化藝術「適入」到「產出」的仲介者角色。其中,畫廊又做為博物(美術)館的觀察者、仲介者、推動者,以及「前置空間」等,如何發揮其應有的專業角色,與博物(美術)館合作,達到所謂「官商結盟而非勾結」的理想典型。使博物(美術)館與畫廊在維持一個良性健全的藝術生態努力之下,共同引介國際藝術、推動本土藝術發展、提昇大眾藝術素質。在互惠互利、以及雙贏的機制下,走向博物(美術)館與畫廊並重的時代,亦即進入二十一世紀的新博物(美術)館時代。 |
關聯: | 視覺藝術,第1期,p.41-60 |
顯示於類別: | [視覺藝術學系] 期刊論文
|
在uTaipei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