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3600/17059 (21%)
造訪人次 : 428348      線上人數 : 63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9194


    題名: 開放對話的教室:有互動的學習現場還是菜市場?--淺談協同腳本在低年級的運用
    作者: 廖佳欣;Liao, Chia-hsin
    貢獻者: 土城國民小學
    關鍵詞: 協同腳本;指導腳本理論
    日期: 2022-06
    上傳時間: 2024-04-01 11:14:13 (UTC+8)
    出版者: 臺北市:臺北市立大學師資培育及職涯發展中心
    摘要: 現今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強調「互動的教室」,不只是學生與老師之間 的互動,更注重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與學習。 低年級的老師在帶領學生進行討論或是對學生提出問題時,可能會遇到 學生回答不出來、討論時間變成聊天時間或是學生不會發表想法等狀況。這 可能導致課堂學習活動沒辦法順利進行,影響到老師的教學進度以及學生的 學習成效。 這時,老師們若能運用「協同腳本 (Collaboration Scripts)」來指導學生、 幫學生搭建鷹架,不只能透過同儕間的互動對話過程來提高學習合作性,讓學 生學習到討論與回答問題的方法,更能促進學習者的學習成效,讓教室變成充 滿對話、互動的學習環境,進而實現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中「自發」、「互動」、 「共好」的教育理念。 本文參照 Corno 與 Anderman (2016) 所提出的建議,針對提供學生表達語 法、行動順序、同儕提問以及探討學生角色、建立理想對話的五種腳本模型, 加以描述、說明其在低年級課堂的使用方式,希望能藉此活化教學現場,讓互 動與對話成為學生有效學習的橋樑。
    關聯: 教育研究與實踐學刊,69卷1期,頁31-38
    顯示於類別:[出版品] 教育研究與實踐學刊(67卷1期-)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在uTaipei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如有問題歡迎與系統管理員聯繫
    02-23113040轉2132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