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3600/17059 (21%)
造訪人次 : 428259      線上人數 : 59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9188


    題名: 當設計遇上PBL?在基本設計的教學實踐研究
    作者: 曾榮梅;Tseng, Jung-mei
    貢獻者: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關鍵詞: 基本設計;問題導向學習;教學成效;Basic design;PBL;Teaching effectiveness
    日期: 2021-12
    上傳時間: 2024-04-01 11:14:04 (UTC+8)
    出版者: 臺北市:臺北市立大學師資培育及職涯發展中心
    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是想嘗試回應從教學現場與過去文獻所顯示的基本設計課的挑戰之一,即在於其課程內容多屬抽象的構成練習,而這和一般以解決真實世界的設計問題的工作室課程極為的不同,因而容易讓學生遭遇「理解」和「表達」上的困難,同時也難以將抽象的構成練習內容與未來設計實務作聯結的問題。對此,在教學研究方法上,本文是導入主張以學生為中心,且強調要以學生的日常經驗或興趣作出發而設計的教案問題為教學起始的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教學法至大一基本設計課堂,藉由操作 PBL 特徵與學習框架表,讓學生有機會去選擇所要學習的內容與方式,擴展學生多元可能之自學項目與伴隨創意發想產出相關設計實務的作品,以便回應上述基設課程的教學問題與貼近觀察 PBL 對基設教學的適切性。在評量教學成效上採用具有專家效度的三個量表:「案例問題評鑑檢核表」、「教師表現評量表」以及「學習成效態度量表」並輔以小組訪談進行。研究結果顯示:有 24 位學生參與的三個期末量表的調查結果均為正向評價。說明導入 PBL 於大一基本設計課程之教學,確實有其正向的成效。特別是經由幾次 PBL 的學習操作,學生對PBL 的教學方式逐漸能領會到它的益處,諸如,增進學生理解抽象元素和轉用於創作表達暨解決問題的能力、也促進學生的自我學習以及提升運用多元資訊等的能力。
    關聯: 教育研究與實踐學刊,68卷2期,頁33-74
    顯示於類別:[出版品] 教育研究與實踐學刊(67卷1期-)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在uTaipei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如有問題歡迎與系統管理員聯繫
    02-23113040轉2132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