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在台灣散文史上,始終耕寫不輟、「把文學種在土地上」的作家陳銘磻的創作表現應得到更多的關注。對陳銘磻而言,新竹石坊里是個人記憶交織的空間範疇,是生命意識層構成的凝結物,它輻射出陳銘磻對於新竹和世界的最初想像。他的歷時性創作的故鄉三部曲:《石坊里的故事》、《父親》、《安太郎の爺爺》是他一次一次對新竹成長的回望書寫,呈現了心境的轉變。在作家的主體精神和想像力的作用下,將有關童年記憶、地方記憶和想像合流,重塑屬於自己的生命歷史。他將時空經驗個性化,從而賦予一系列時空身份意識,我們可見,陳銘磻以回憶的視角,透過人與地方的關係,建立了自己生命的起點,展示了未來的前景以及多種可能性,把生命空間的疆域從現實的維度拓展到生命記憶的維度。本文擬通過對陳銘磻故鄉三部曲的分析,以見作家如何從建構自我人生來創造文學與空間場域相生相形的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