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3600/17059 (21%)
造訪人次 : 427548      線上人數 : 53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University of Taipei > 教育學院 > 教育學系 > 出版品 > 教育論叢 >  Item 987654321/18854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8854


    題名: 明太祖的教化思想淺析
    作者: 林俊宏;Lin, Chun-hung
    貢獻者: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
    關鍵詞: 明太祖的教化;三教融通;鄉飲酒禮;大誥;六諭;Ming tai-tzu;Three religions' syncretism;The rural drinking ceremony;The Great Announcement;The Six Imperial Edicts;Cultivation thinking
    日期: 2017-12
    上傳時間: 2024-03-07 16:22:52 (UTC+8)
    出版者: 臺北市: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
    摘要: 教化是公共生活得以持續下去的重要活動,可以在制度與政策中展現,承載著 公民角色倫理規範的傳遞。它可以是公共治理的一環、也可以存在於非政治性的活 動中,宗教活動往往是另一個存在的場景。職此,隸屬於政治或是隸屬於宗教的「教 化」,就可能帶有從屬性或是緊張性。本文以明太祖的教化思想為題,討論太祖在 三教關係、政教關係、以及各種關於教化的安排。 政治與宗教的結合往往才是統治過程的核心,也是不同的政治角色在面對政治 統治時,自身範疇(倫理往往就是一種反身性的對應,在對應中定位了人我關係) 與政治行動形成的重要指導原因。太祖的教化在這個結合過程中,釐定了人際邊界、 角色倫理和公共秩序的基本框架。也透過鄉飲酒禮、大誥、里甲制和六諭宣講作為 教化思想的重要實踐,其間彰顯出他以法教為先、以孝化為後的安排,這樣的安排, 不僅貼近了政治史的發展,從中也透顯出存在於國家與社會、君主與知識份子之間 的緊張關係和競合。
    關聯: 教育論叢,第5期,頁1-24
    顯示於類別:[出版品] 教育論叢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55檢視/開啟


    在uTaipei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如有問題歡迎與系統管理員聯繫
    02-23113040轉2132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