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 本研究主旨在探討大學生於六週寒假期間與開學後六週期間身體活動度、心率變異度變化(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與心率變異度測量信度。本研究召募21位運動習慣之女性大專院校學生(年齡:19.46 ± 0.52歳;身高:165.15 ± 6.14公分;體重:55.54± 4.67公斤),參與者在第一週(學期結束)、第七週(寒假結束)、第十三週(開學六週後)測量登階運動前與運動後仰臥姿安靜HRV。參與者於每次測試時先仰臥姿休息5分鐘,然後再測量10分鐘安靜HRV。隨後以三分鐘登階運動作為次最大運動壓力,再進行仰臥姿休息5分鐘,測量運動後10分鐘安靜HRV。參與者每週填寫國際身體活動問卷(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 IPAQ)。研究結果為寒假期間與開學前六週身體活動度、三次測試三分鐘登階心肺適能指數、三分鐘登階運動前與運動後相鄰正常心跳間期差值平方和的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 of the successive differences, rMSSD)、低頻功率(low-frequency power, LFP)、高頻功率(high-frequency power, HFP)、高低頻功率比(LFP/HFP ratio, LHR)、SD1、SD2在統計比較上皆無顯著差異。再測試信度方面,只有第二次測試與第三次測試運動後LHR達到良好程度。本研究結論為大學生維持運動習慣,持續高身體活動度能擁有穩定的心率變異度。因此,能維持運動習慣對自律神經功能的穩定有實質性的幫助。重複測量心率變異度的信度會隨著十二週時間的發展而影響,有較差的測試信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