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versity of Taipei:Item 987654321/17001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3600/17059 (21%)
造访人次 : 427686      在线人数 : 61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7001


    题名: 唐代關中西面隴山南段關隘沿革考
    作者: 蔡坤倫
    贡献者: 嘉義大學應用歷史學系
    关键词: 唐代、隴山、關隘、隴州、大震關
    日期: 2018
    上传时间: 2019-03-22 16:54:22 (UTC+8)
    出版者: 臺北市立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
    摘要: 隴山位於今寧夏、甘肅、陜西三省的交界地帶,古代隴山包括北段的大隴山(今六盤山),以及南段的小隴山(今隴山)。唐代長安西逾隴山交通隨隴山南、北段而有南、北道之分,隴山北段主要在原州,北道由京兆府西北行,沿涇水經邠州、涇州、原州、會州至涼州,道上關隘有京兆府的大橫關,以及原州的蕭關、石門關、石峽關、驛藏關、木崝關、木峽(硤)關、隴山關、瓦亭故關、制勝關,計十關。隴山南段主要在隴州,南道由京兆府西行,沿渭水、汧水經岐州、隴州、秦州、渭州、西北行經蘭州至涼州,道上關隘有岐州的大和關,隴州的大震關、安夷關,計三關。隴山、關隘與河水之險,構成唐帝國西逾隴山道路之自然與人文的屏障。本文乃是在既有隴山北段關隘研究基礎上,續考隴山南段關隘及其交通路線,期能完整呈現唐代關中西面山、河、關構成的地域控制。
    關聯: 臺北市立大學史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8;頁83-104
    显示于类别:[歷史與地理學系] 會議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没有与此文件相关的档案.



    在uTaipei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如有問題歡迎與系統管理員聯繫
    02-23113040轉2132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