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914/17082 (11%)
造訪人次 : 3939936      線上人數 : 92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6246


    題名: 運動訓練特性對自主神經系統與血糖控制能力的影響
    作者: 吳茂盛;周妙玲;方同賢;葉益銘;陳銨漵;蕭哲文;侯建文
    貢獻者: 臺北市立體育學院球類運動學系;新生醫護管理專科學校體育運動組;臺北市立體育學院技擊運動學系;羅氏醫學儀器股份有限公司糖尿病照護專業部
    關鍵詞: 橄欖球;保齡球;足球;口服葡萄糖耐受度測驗;交感神經
    日期: 2009-12-31
    上傳時間: 2017-09-12 14:44:42 (UTC+8)
    出版者: 臺北市: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
    摘要: 耐力型運動選手血糖控制能力優於爆發力型運動選手,單次不同的運動方式對運動後自主神經系統的恢復也有所不同,本研究目的欲探討不同運動項目對自主神經系統與血糖控制能力的影響。募集保齡球、橄欖球前鋒、橄欖球後衛及足球選手各10位,測量身高、體重、腰圍、臀圍、空腹血糖及胰島素,進行口服葡萄糖耐受度測驗及胰島素敏感性測驗,並測量安靜、運動後和運動後5分鐘恢復期的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活性。本研究結果為橄欖球前鋒選手身體質量指數和腰臀圍比為四組最高,足球選手在四組內最低。血糖吸收能力和胰島素敏感性橄欖球後衛選手最佳,而保齡球選手最差。保齡球選手在運動後恢復期的交感神經活性高於其他三組,而副交感神經顯著低於其他三組。本研究結論為長期規律性高強度訓練的選手胰島素敏感性及運動後自主神經回復能力明顯優於無規律運動訓練的保齡球選手,未來著重穩定性的運動項目也可以藉由高強度運動訓練來提升自主神經的控制,進而提升穩定性運動項目的運動表現能力。
    關聯: 大專體育學刊,11卷4期,119-130頁
    顯示於類別:[技擊運動學系] 期刊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在uTaipei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如有問題歡迎與系統管理員聯繫
    02-23113040轉2132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