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550
|
Title: | 國小中年級學生對酸鹼概念認知之研究 |
Authors: | 黃萬君 |
Contributors: |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
Keywords: | 國小學生 酸鹼概念 |
Date: | 1996-09-01 |
Issue Date: | 2009-07-10 10:56:06 (UTC+8) |
Abstract: | 本文旨在探討國小三、四年級學生對酸鹼概念的認知,以及學生酸鹼概念與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層之關係。國小學生在一年級時學過檸檬汁、橘子汁有酸味,檸檬汁加白色粉末會產生氣泡。三年級時學過硼酸的溶解和3認識氨水,在科學技能方面,學過藍色指示劑加入氨水呈藍色,而加入醋或硼酸水呈黃色;尚未正式學習酸鹼概念。不過,學生除了在學校學習之外,也可能由他們自己的生活經驗,建立起他們自己的酸鹼概念。
研究方法:(1)利用筆者發展的診斷國小學生酸鹼概念的評量工具,取較大樣本進行紙筆問春評測,(2)袖取具有代表性的樣本進行晤談,(3)利用青少年認知發展測驗量具測量學生認知發展水準,進而探討學生酸鹼概念發展與認知發展階層之關。
由本研究開放式紙筆問卷及晤談中,發現三年級學生不論其扭知發展情形,對酸鹼概念均不甚清楚;而四年級學生對酸鹼概念之認知,有幾項概念隨認知發展階層之提高而提升。學童對日常生活中常見物質酸鹼性之迷思概念的類型有下列六丈頰:(1)由日常生活經驗和觀察直覺而得、(2)由日常用語文字的混淆、(3)學習的誤解、(4)學校老師或父母親之誤導、(5)憑空臆想和(6)以偏概全等。有些自然科老師沒讓學生親自做實驗,所以學生作答只憑個人經驗或想像而已。學生對鹽、鹹、酸、鹼四個字的暸解程度,依序為鹽、酸、鹹、鹼,最容易混淆不清的是鹹和鹼二個字。 |
Relation: | 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 第四期 p.4-29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科學教育中心] 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
|
Files in This Item: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
All items in uTaipei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