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5447
|
Title: | 臺灣檳榔種植文化與策略發展之探討 |
Authors: | 張致偉;黃基森 |
Keywords: | 檳榔;水土保特;生態破壞;資源保育 |
Date: | 2006 |
Issue Date: | 2016-06-06 19:05:47 (UTC+8) |
Abstract: | 台灣的檳榔產業,隨著整體的社會變遷與農業結構的調整而發展迅速,檳榔多年來扮演促進部份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要色,再加上各級運銷商所創造出來的附加價值,使得檳榔「商品化」後形成台灣社會一項另類的經濟奇蹟。臺灣地區在年檳榔樹栽種面積由1971年的1,607公頃,增加至2005年的51,748公頃,每年以增加一倍的速度成長,使得在短短三十餘年間栽種面積增加了32倍,顯示檳榔栽種面積快速增加,而食用檳榔的人口也大幅年輕化、大眾化,形成國民衛生健康之嚴重問題,但政府管與不管,皆有進退失據之苦,而對社會政經交代,乃形成必須正視之棘手問題。而檳榔不當種植與使用可能會造成個人的身體機能破壞,進而對國家造成環境污染、生態破壞,也損國家形象。本研究以文獻探討去瞭解如何在環境保育的前提之下,兼顧檳榔它的實值價值,讓大家瞭解檳榔其實有它的優點與它的歷史文化,讓檳榔發揮它的最高價值。此外,也在於探討如何謀求合理解決之道,能兼顧農民及業者之生存、消費者之健康、國土保安、社會祥和及賦予檳榔產業新的生態與文化,以收經濟利益之效與永續發展之目的。 |
Relation: | 第四屆土地研究學術研討會---國土保育與開發規劃, 中國文化大學土地資源系; 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系; 政治大學地政系; 長榮大學土地管理與開發系; 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系,2006/10/13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Department of Earth and Life Science] Proceedings
|
Files in This Item: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
All items in uTaipei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