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versity of Taipei:Item 987654321/1511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935/17148 (11%)
造访人次 : 5574977      在线人数 : 43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511


    题名: 科學博物館展示教育的學習理念探討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天文展示更新規劃為例
    作者: 陳輝樺
    贡献者: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关键词: 科學博物館
    展示教育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日期: 1998-06-01
    上传时间: 2009-07-10 09:47:07 (UTC+8)
    摘要: 在週休二日及教育改革的趨勢中,非制式的科學教育推廣日顯重要。但如何地結合科學博物館展示資源,以及如何開創科學教育的有效途徑,進而如何達到終身教育學習的教育目標的理念尚待建立,本文就是在如此的教改環境思惟中,擬探究科學博物館展示的背景和發展方向,並依據展示教育的理念,期盼有效地架構出「如何吸引觀眾」、「如何寓教於樂」、「如何闡述知識」的科學展示中心。以「展示教育」設計促使「展示品要能說話」的理念來啟發觀眾興趣,憑藉科學專業領域學識保證「展示品要能說對話」的真理性,然後透過教育人員規劃的「科教活動」過程鼓勵觀眾「把展示品(精髓)帶回家」的終身受益效果,而發揮科學博物館藉著展示品對於參觀者潛移默化的認知 (增進知識、啟發思想)、技能 (養咸生活習慣和技能)、情意(培養正當的理想、態度和感情) 教育目標。確實營造出對大自然的「鑑賞與省思」之「展示教育」環境。落實自然科學博物館作為一個非制式科學教育機構的輔助功能,進而成為一個全民大眾,親職及終身的科學教育最合宜的場所。
    科學博物館規劃的目標,盼能配合現代青少年喜愛、趣味性、圖像化事物的時代脈動轉變,利用現代科技提供聲音、畫面和實作等模擬實境般的互動式學習環境,以科學性、情境式建構學習概念的自然科學展示和科學教育活動中誘導著青少年學予的制式外「科學探索」和對大自然的「鑑賞與省思」,以取代他們盲目地喜歡電動玩具、看漫畫和猜「腦筋急轉彎」答案等無奈作為。使得具有學習科學理念的科學博物館將有別於一般遊樂場所,可成為大眾親子學習科學的地方。為達此展示目標,本館在「天文展示區」的更新規劃裡,推出了以故事導向展示天文現象與人類文明科技發展的關聯等展示
    項目,並結合電腦多媒體動晝軟體的開發,可及時性的配合新知闡述天文新發現。
    最後,有感於科學博物館發展的方向新趨勢。提出突破僵硬行政作業程序、籌組展示規劃小組,和設立木工與金工廠,來加強製作與維修能力的構想。以迎合未來斯科技發展和科教推廣的及時性需求。再則,本文擬以展示規劃者的見解,提供學校教師作為帶領學生參觀各類型的科學博物館展示、瞭解展示品內涵的參考。
    關聯: 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
    第十一期
    p.40-48
    显示于类别:[科學教育中心] 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

    文件中的档案:

    没有与此文件相关的档案.



    在uTaipei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如有問題歡迎與系統管理員聯繫
    02-23113040轉2132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