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4392
|
Title: | 臺灣地區女子划船選手膝關節肌力特徵分析 |
Authors: | 陳文和 |
Contributors: | 淡江大學體育組事務處 |
Keywords: | 等速肌力;西式划船;不對稱;Bikeway;Place dependence;Local identity |
Date: | 2015-06 |
Issue Date: | 2015-08-24 14:30:08 (UTC+8) |
Publisher: | 臺北市:臺北市立大學 |
Abstract: | 目的:划船傷害特別是腰椎,往往歸因於不良的技術。划船技術包括一系列的在背部,上肢和下肢,並在這些可能導致異常傷害之間的協調動作。本研究的目的是針對臺灣地區優秀女子划船選手膝關節的測量與評定,探討其左右腳之肌力是否有不平衡之狀況。。方法:以 Cybex 6000 等速測力系統,針對臺灣地區優秀划船女選手 21 名(平均年齡 20.7 ± 1.0 歲,平均身高=166.1 ± 1.8公分,平均體重 58.3 ± 4.2 公斤)分三組不同測試速度進行測試,並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與 Tukey’s 事後考驗進行分析。結果:(1)我們觀察到左右腳伸肌和屈肌間最大力矩的顯著差異,但是伸/屈肌比在不同速度之間的差異不顯著,因此左右腳的肌肉力量是均衡的(2)在不同腳之間的伸肌和屈肌產生最大力矩時的關節角度分別為約 60 度,這顯示今後的訓練可以使選手在一個特定的角度,使腿部達到最大的力量。(3)在雙腳的伸肌和屈肌的延遲時間,並未因角速度不同而有顯著差異,這意味著選手於划船不能延長的力的作用時間。因此,每次划槳的效率不能被累積增加划程。此外在角速度 60°/s 時具有較長時間的等長肌力,但在划船最後的快速衝刺階段,無法提供更長時間的力量,因此也必須加強肌肉耐力。結論:划船選手伸肌最大力矩顯著比屈肌強,且左右腳呈現平衡狀態。此外在力量耐力上,也需加強比賽最後階段肌耐力,維持快速伸屈肌轉換時間,不因疲勞而減緩作用時間。其次在速度力量的特徵方面並無特別顯著,也無法將有效用力的時間拉長,顯示出國內選手在速度力量的訓練上明顯不足。 |
Relation: | 運動研究,第24卷第1期,P.1-24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Office of Academic Affairs] Journal of Sports Research(v.19n.1-)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Description |
Size | Format | |
24-1-1.pdf | | 478Kb | Adobe PDF | 1019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uTaipei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