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914/17082 (11%)
造訪人次 : 3941630      線上人數 : 100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4362


    題名: The Development of Phonological Representations among Chinese-Speaking Children
    作者: 胡潔芳;Hu, Chieh-fang
    貢獻者: 臺北市立大學英語教學系暨碩士班
    關鍵詞: 音韻表徵
    日期: 2004-06
    上傳時間: 2015-07-27 15:55:20 (UTC+8)
    摘要: 本研究以兩項實驗探討中國孩童隱性與顯性音韻表徵是否會隨閱讀經驗之增長而產生結構性之變化。隱性音韻表徵(implicit phonological representations)乃隱含於聽與說中無法直接操控之音韻表徵,顯性音韻表徵(explicit phonological representations)則為語音操弄時可直接操控之音韻表徵。實驗一以剛上幼稚園中班、無閱讀經驗的孩童為研究對象。實驗二則以一年級初學閱讀的孩童為對象,觀測其由一年級至三年級的發展。結果顯示:中國孩童音韻記憶主要的錯誤形式,為將目標字串中的音節內容(子音、母音)重新組合,形成新音節;就比例而言,這種音節內容重組的錯誤較把整個音節誤植的錯誤為高。其比率在學齡前後顯著增加,且與認讀注音符號能力的增長量相關。顯性表徵之發展順序與隱性表徵相彷:學前孩童在識字之前無法直接操弄語音音節之內在結構;一年級孩童則有此基本能力。此外,操弄語音內在結構的能力與認讀注音符號能力在學齡前最後一次施測時呈顯著相關,此關係並持續至學齡後三年。隱性與顯性音韻表徵之發展順序雖然類似,但並無證據顯示後者之發展建構於前者之上。本文試以語言模組(modularity)的概念解釋兩種音韻表徵發展之異同。
    關聯: Taiwan Journal of Linguistics,Vol. 2 Issue 1,p103-130
    顯示於類別:[英語教學系] 期刊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在uTaipei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如有問題歡迎與系統管理員聯繫
    02-23113040轉2132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