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3600/17059 (21%)
造訪人次 : 427627      線上人數 : 59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3312


    題名: 全球暖化對Indo-Pacific 熱帶海溫不對稱性之影響
    作者: 洪志誠;鐘珮瑄
    貢獻者: 臺北市立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
    日期: 2011
    上傳時間: 2015-05-14 18:30:57 (UTC+8)
    出版者: 臺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摘要: 聖嬰與南方振盪(El Niño and 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 ) 、印度洋偶極(Indian Ocean Dipole, IOD )以及印度洋盆(Indian Ocean Basin, IOB)海氣偶合結構,在人類排放 溫室氣體持續增加情境下,未來的演變是科學界關注的問題,這些問題的答案不僅滿足 科學探索,同時提供更完整資訊給農漁業密集的亞洲地區,因應氣候變遷的衝擊。目前 這類問題的探索,最普遍的方法是根據IPCC-AR4/CMIP3 資料,比較不同情境模擬結果 的差異。很不幸的,由於不同模式模擬結果分岐,除了太平洋沃克環流減弱有較一致的 看法,全球暖化對Indo-Pacific 熱帶海溫變異的影響,目前仍無定論。 以上氣候模擬分岐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大部分的模式對主宰ENSO 演變的非線性物 理過程模擬能力普遍不佳。此非線性過程是導致ENSO 不對稱性(即聖嬰的振幅大於反 聖嬰的振幅)的主要機制,反應在海溫偏度上,透過偏度的分析,我們可以客觀判斷模 式對ENSO 以及未來氣候模擬能力的好壞。 本計劃旨在探討全球暖化對Indo-Pacific 熱帶海溫不對稱性的影響,本研究捨棄廣 泛分析CMIP3 模擬資料的策略,從CMIP3 模式,挑選出能成功模擬ENSO/IOD 正/負 偏度的模式(GFDLCM2.1),作單一模式深化的分析。透過工業化之前的氣候模擬(控 制實驗)與未來氣候模擬(A1B)兩者差異的比較,評估暖化對Indo-Pacific 熱帶海溫變 異的影響。除了頻譜分析,統計合成,本研究將診斷混合層熱量收支,瞭解全球暖化 透過那些物理過程影響Indo-Pacific 熱帶海溫不對稱性。
    關聯: 研究期間:民10008~10107,計劃編號:NSC100-2111-M133-001
    顯示於類別:[歷史與地理學系] 研究計畫or研究報告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1921檢視/開啟


    在uTaipei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如有問題歡迎與系統管理員聯繫
    02-23113040轉2132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